攸县

陈小良特别的爱给特别的学生新湖南

发布时间:2024/10/6 14:16:01   
中科医院用爱心承担责任 http://nb.ifeng.com/a/20180419/6515562_0.shtml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学生——记株洲市茶陵县列宁学校老师陈小良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杨丹陈小良,男,年6月出生,年攸县师范毕业,一直任教于茶陵县列宁学校。多次被评为教育先进工作者,年荣立市三等功,年获评县教学改革先进个人,年当选县优秀实验教师。年荣获茶陵县最美乡村教师和株洲市最美乡村教师荣誉称号。“芷晴,芷晴,你午睡醒了吗,陈老师来看你了!”6月26日下午2时许,日头正烈,暑气蒸腾。茶陵县列宁学校陈小良老师背着课本,骑着电动车来到秩堂镇皇图村刘芷晴的家门口,车一停稳,便一边抹汗,一边跨进堂屋,亲切地叫唤着。13岁的刘芷晴由于脑瘫,不能到学校上学,每个月由陈老师上门辅导两次。听到陈老师熟悉的声音,正靠在沙发上打盹的姑娘艰难坐正身子,大声地答道:“哎!”爸爸妈妈在外打工,爷爷奶奶到田地里做事了,家里很安静,只有一条小土狗忠实地趴在门边,守着小主人。眼前的刘芷晴与同龄孩子比,更羸弱些,头略微有点歪,咧着嘴呵呵笑,那双平日里无神的眸子此时也染上了亮晶晶的光彩。明显能感觉得到,看到陈老师来,她好开心。每次上课前,陈小良会先让芷晴复习一下原先学过的功课。他说,孩子的语言能力和接受能力还不错,但由于间隔时间长,容易忘记,所以复习这一环很重要。今天复习的是拼音和儿歌《家》。“天空是白云的家,树林是小鸟的家……”芷晴对儿歌很喜欢也记得牢,在陈老师耐心的启发下,完整而较流畅地背了下来。陈老师竖起大拇指,夸“芷晴真棒”!姑娘笑得更开心了。年,茶陵县特殊教育学校需要各乡镇推选一位有责任心、教学水平高的老师担任本乡镇重度残疾儿童的教育工作,进行“送教上门”。“送教上门”是一项崭新的工作,送教对象又是一些生活不能自理的重度残疾儿童,不仅需要专业的教学水平,更考验老师的责任心和爱心。这期间,有的年轻老师只送教一次,便打了退堂鼓。可从当初毛遂自荐至今,给特殊儿童“送教上门”,陈小良坚持了4年。秩堂镇共有5位送教对象,分布在不同的自然村,最远的离学校有20多公里,山路崎岖不平坡陡弯多。他充分研究了每个送教对象的特点,撰写了个性化的教案,因人施教。茶陵县秩堂镇虽地处偏僻,但人文鼎盛,是“三大学士”故里。列宁学校创建于年7月,是全国兴建最早的一所红军学校,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生于斯,长于斯,陈小良对脚下这片土地,对教育和学生充满了最朴实的情感。其实,送教只是陈小良的副业。在学校里,他身兼多职,业务全面,除了英语,什么都教过。目前任教四、五年级6个班的科学课,还兼任学校的教务员,负责学籍管理工作,加班加点,任劳任怨。校长彭志平感慨道:“陈小良是一个有情怀有大爱的老师,没有人去的地方,经常是他去。”“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每个孩子都有潜力,不让一个孩子掉队。”陈小良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遇到特别的学生,他总是给予特别的关爱。“送教上门”如此,对待班上的留守儿童也是如此。班上的留守儿童多,缺少父母的关爱,无人辅导功课。陈小良就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家访,帮他们义务补课,解决生活中的困难。父母双亡的女生彭欣娜曾在作文中写道:“陈老师就像我想像中的父亲一样关心我,我要好好学习,长大后也当一名老师。”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796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