攸县

湖南将以长株潭为核心,带动35城市群,

发布时间:2022/12/21 21:39:17   

城镇化,是指人口不断向城镇集中,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我国曾经是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比超过大半。随着数十年的经济高增长,城镇人口不断增加,农村人口减少。如今全国的城镇化率已经超过了63%,这就意味着农村人口占比只有27%了。

十四五时期,各省纷纷提出了新型城镇化的规划。湖南是我国中部的一个省份,经济实力和人口规模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十三五时期,也是湖南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阶段。5年的时间,城镇化人口从万提升至近万人,年均增加一个大城市的人口。城镇化率提升至58.76%,增速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但是整体仍比全国要低。

湖南十四五新型城镇化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核心,推动城镇化空间布局,推动农业人口转移,城乡发展融合共享,打造有湖南特色的新型城镇化。

湖南由于地理条件的差异,分为湘西、湘中、湘东3个片区,尤其是湘西片区,城市数量偏少、规模偏小、缺乏大产业支撑,农业转移人口落户积极性不高。湘中地区的条件要优于湘西,中心城市带动效应不明显,地级市规模普遍不大。湘东地区是湖南人口密度最高、城市较集中的片区。正是因为这三个区域的发展不平衡,造成了湖南省城镇化总体水平偏低。

湖南省提出,力争到年,城镇化率提升至72%,基本实现城市现代化、产业现代化、治理现代化、城乡一体化的新型城镇化。

要想实现这一大目标,湖南就需要对全省城镇空间格局进行优化,提出了“一圈一群三带多点”的新型城镇格局,促进大中小城镇协同发展。

1个都市圈:长株潭都市圈,是湖南发展的核心

长株潭都市圈,包括长沙、湘潭、株洲3市,这并不是一个新概念,而是提出十多年了。这几年长株潭已经到了融合发展的新阶段,不仅是湖南的发展核心,也是长江中游城市群(中三角)的一个重要支撑极。

在十四五长株潭新型城镇化中,湖南将以交通干线为依托,加速3市城区同城化、城乡融合化发展的新趋势,形成“一轴一心、三带多组团”的同城化发展新型空间结构。

一轴是长株潭境内的湘江发展轴,主要在湘江两岸布局科创、旅游、先进制造业等产业基地。一心是长株潭生态绿心,将大托、暮云、跳马、云龙、昭山等区域,打造成为长株潭都市圈城市中央公园。

除推动三市的中心城区融合外,还将打造宁乡城镇组团、浏阳城镇组团、韶山—湘乡组团、醴陵—攸县组团。通过这些组团,形成城乡融合发展的格局,同时还可以对整个都市圈一体化发展提供支撑。

预计到“十四五”末,长株潭都市圈内的城镇人口达到万左右,占到全省城镇化人口的近1/3;经济总量突破2万亿元,占全省的比重提升至1/2。长株潭对内成为湖南重要的核心,对外成为全国经济的重要增长极。

1个城市群:“3+5”城市群,打造湖南最强天团

“3+5”城市群,是湖南十四五时期提出的新概念,是在长株潭都市圈范围上的延伸。都市圈一般是以一个核心城市为引领,以一定半径的范围延伸出核心城市的覆盖区域,核心城市能级越大,都市圈的范围就越广。

城市群的概念与都市圈不同,城市群可以有多个核心城市,通过城市之间的梯次配合,形成一个范围更广,甚至可以跨省市的联动发展的群体。

湖南“3+5”城市群,以长株潭都市圈为中心,2小时高速圈为半径,将岳阳、衡阳、常德、益阳、娄底等5市纳入,范围覆盖湖南的中北部区域。尤其是将主中心长沙,2个副中心衡阳、岳阳全部纳入,还有常德也是湖南的强市,也被纳入其中。

“3+5”城市群,堪称湖南最强城市天团。

湖南在长株潭都市圈的基础上,又提出“3+5”城市群,其用意是十分明显的。随着成渝双城经济圈在国内地位的提升,第四大经济体已经名花有主。而长江中游城市群虽然也提出多年,但是一直是各干各的,联动性比较差。

现在湖南、湖北、江西三省已经开始联合提升中三角的能级。中三角中实力最强的是武汉市,武汉的背后就是武汉城市群。长株潭实力可与武汉相较,但是跟武汉城市圈相比,体量明显偏少,因此“3+5”城市群是提升湖南在中三角地位的关键。

3条城镇发展带:京广、沪昆、渝长厦,以大交通支撑,推动湖南全省均衡发展

不管是长株潭都市圈也好,“3+5”城市群也罢,其范围均难以覆盖湘西地区,而湘西地区又是湖南城镇化最薄弱的片区。

最好的办法就是以大交通为支撑,通过高速公路、高铁等便捷的交通通道,以发达的地区带动不发达的片区,最终形成均衡发展的格局。

京广城镇轴是湖南的一条纵轴,串联了一主二副3个中心城市,同时还有郴州等一般地级市。沪昆发展轴位于湖南中部,将湘西片区的怀化、湘中的邵阳、娄底等地与长沙紧密联系。渝长厦位于湖南中北部,联动湘西、湘北与长沙。

因此湖南“一圈一群三带多点”的城镇新格局,长沙都是核心,岳阳和衡阳是重要二级,其余的各地市都是辅助支撑,推动全省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279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