攸县

贺东生对子女爱护有加,临终前却告诉妻子让

发布时间:2023/4/11 14:27:42   
北京扁平疣专科医院 http://news.39.net/bjzkhbzy/210404/8813087.html

革命时期,战争总是伴随着血雨腥风,将士们时常游走在生死边缘。他们铁骨铮铮,对敌人勇猛凶悍,杀敌无数,守护国土山河,人民群众都把他们看作是保护神。

但由于常年领兵打仗,很多将士们回家后都是一板一眼,爱着家人却不知如何表达。在这一点上,他们常常要向一位开国少将取经。

他纵然在战场上叱咤风云,回到家却能立马切换慈父与好丈夫的角色,让人无法将他与身经百战,毫发无伤的“毛猴子”形象联系在一起。

他就是少将贺东生。

贺东生爱妻、爱子女在部队是出了名的。孩子们也很争气,对他十分孝顺,直到老年还有很多战友羡慕他的家庭,不禁询问道:“你这孩子是怎么生的,如此乖巧听话?”

对此,贺东生只是笑笑,不作回答,任他们气得牙痒痒。

贺东生

年8月,贺东生察觉自己身体快不行了,将夫人陈玲叫到床前,郑重地和她说:“让孩子给生父上柱香吧!”此话一出,众人震惊不已,别提从小被父亲宠爱长大的一双儿女了。

养了这么久的子女,居然不是贺东生少将的孩子?那孩子的亲生父亲又是谁?贺少将为何要瞒着所有人?

想要知道这其中缘由,就不得不谈起两位父亲的陈年往事了!

两段极其相似的童年往事

年,贺东生出生在湖南省攸县一个贫困山村,父母都是普通农民。父亲在地主家当长工,收入微薄,只能勉强维持生计,母亲在地主家做奶妈,离开时贺东生才刚满一岁。

贫穷导致他不得不早早学会自己干活,贺东生从小就开始上山打柴火,下河捉鱼虾,冬季天气恶劣找不到吃的,就不得不沿路乞讨。

叔叔看贺东生可怜,便介绍他去木匠胡师傅那做学徒,做学徒虽能吃到饭,但每天却陷入水深火热之中。胡师傅是个黑心木工,家里大大小小的活都给贺东生干,稍有不满意就是一顿毒打,贺东生在胡家过着奴隶般的生活。

从小被剥削、压迫的生活,让贺东生日夜思索:为什么穷人无论多努力工作,都要过着苦日子?到底要怎么做才能让穷苦人家吃得起饭、买得起衣服、生活过得好些呢?

穷苦农民

年,贺东生开始为维持最低生活,四处给富贵人家打短工、做零工。他没有忘记自己反复思考的那些问题,但受限于文化水平和见识,想要自己独自寻找一条生路太难了。

但令他惊喜的是,红三十四师派了一个连来攸县发动土地改革运动,一夕之间打土豪、分田地迅速展开,困扰贺东生许久的问题也迎刃而解。看到村子里乡亲们个个精神高昂,再也没有过去沉闷灰暗的情绪,贺东生当即在心里下决定:当红军才是真正的出路!

贺东生一向性子倔强,做好打算就和父亲说了。可父亲是个优柔寡断的人,他不想儿子去打仗,但贺东生坚持要去,自己也拦不住。就这样,贺东生翻山越岭,追着红军行军的脚步,终于在一个小村庄见到带队的连长。

连长是个大高个,带着一口广东口音,很是憨厚。贺东生见他长相就知是个心软的,软磨硬泡请求连长允许自己加入红军。

可当红军很危险,连长必须严格筛选新兵为部队负责,当时贺东生身材瘦小,完全不像成年人。连长想了想还是拒绝了,笑着对他说:“你现在还没有步枪个子高就想参军打仗?过几年等长了个子再说吧!”

贺东生心想:时间不等人,过几年再来,谁知道还能不能遇上红军呢?更别说他已经成年了,只是吃得不好不长个而已。

他不想回去,但连长就是不答应,便偷偷留下来给炊事班干活,烧火、洗碗、洗菜,干完活就躲在桌子底下睡觉。第二天见着红军离开,他也跟着走。

连长发现队伍里跟着一个“小尾巴”,哭笑不得,说:“你怎么还没回去?”贺东生连忙表态:“我不回去,就跟着红军走!”此时,敌军派了一架飞机在上空盘旋搜查,连长赶紧让贺东生趴下,慌乱中贺东生被石头绊倒,膝盖破了个口子,这下是想回去也回不了了。

连长一边给他包扎,一边问他:“你叫什么名字?今年多大了?”贺东生回答:“我叫贺东生,今年十九岁,已经成年了,长得矮是因为没有饭吃,我很快就能长高的。”

军人用餐

连长见他来了精神,想起自己参军前家里也很困难,笑着骂道:“跟只猴一样,倒也算机灵,先留下当个电话兵吧!”此时,连长说他像猴,是因为贺东生个子矮小但人又机灵,谁知这随口的一“骂”,却成了贺东生将来在军中人人皆知的响亮名号。

再来说说杜光华那边,杜光华原名杜云生,年出生在四川省阆中县天林乡,父母也都是没文化的农民,但希望孩子能够出人头地,不用重蹈覆辙过苦日子。父亲咬咬牙,勒紧裤腰带,将杜光华送进私塾学习。

杜光华知道家里艰难,不想增添负担,但父亲执意要让他上学,便在下学后偷偷学习木工手艺。几年后家里穷困潦倒,父亲实在付不起学费,杜光华就主动说自己可以做木工。

自十五岁起,杜光华每天早出晚归,拼命干活。可生活依旧没有变好,地主恨不得让他们做牛做马。杜光华想过反抗,但一个人哪里对抗得了地主和恶霸,直到他接触了革命。

年,共产党下派干员来到川北,帮助农民反抗封建地主,杜光华积极加入武装队伍,为红军提供信息,动员乡亲们团结起来,口号喊得非常响亮:“帮助红军就是在帮助自己!大家要齐心协力!”

在抗捐抗粮和升保农民武装暴动中,杜光华起了很大作用,他的积极、勇敢吸引了很多年轻人加入革命。因此暴动结束后,他就被批准加入了共产党。

不过组织考虑到他年龄还小,没有让他跟着军队走。成年后,杜光华便一个人来到巴中县,申请加入红四方面军,跟着红军在家乡参加小规模的战役。

相识恨晚,同心协力为国奉献

回望两位先烈的童年往事,不难看出有许多相似之处,贫困家庭、艰辛求生以及自强不息的品质。贺东生和杜光华的命运直到遇见红军,才开始发生天翻地覆的改变,因此参军后这两个人,可以说为了革命事业不要命地拼搏。

贺东生脾气急躁,胆大心细,多次遇上战况惨烈的围剿战斗,让人为他的安全心惊胆战,他却几次三番毫发无伤,成功打了翻身仗,令一众战友刮目相看,在军中绰号“毛猴子”。

杜光华

杜光华也不输贺东生,虽年纪尚小但职位晋升却很快。早期,跟随部队上战场,初生牛犊不怕虎,面对敌人强大火力的枪炮,为掩护队友敢往枪口上撞。置生死不顾的模样令人咋舌,战友每每提起他,便要赞一句:“好一个不畏生死的小伙子!”

从军几年,贺东生和杜光华都在各自队伍打出名头,互相也曾听闻过对方,但所属军团不同,没有机会合作,甚至是见上一面。

年,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作战中失败,为保存革命火种,不得不退出中央根据地。各路军队依照军令会合整编,在绵延万里的长征路上落下第一个脚印。长征途中,不时有不同队伍相遇又分开,贺东生与杜光华便是在这过程中见到对方。

起初,两人带领的队伍遇上时并不算和谐。长征途中艰难困苦,为了让大家打起精神,将领们都会鼓励他们多聊天,多接触,互相说些话慰藉心灵。

可这两支队伍开口就是吹捧自家长官,贺东生队认为贺东生是同期中最强的,说:“我们长官身经百战,每次都能化险为夷,身上一点伤都没有,肯定是最强的!”

杜光华队听了自然不服气,反驳道:“打仗身上怎么可能没有伤,别是吹牛吧?我们老杜才是真正不要命的汉子!”这强与不强本就是主观想法,哪能争出个高低,这一来二去,双方差点打起来。司令员闻声而来,训斥了一顿,两边都不得好,憋着气去找自家长官。

贺东生听了他们的话,连声大笑,作势踢了他们一脚,说:“红军就是让你们吃太饱了,才有心思争这争那,为革命事业奋斗的同志哪个不是好汉?都给我站岗去!”

虽是赶走了这群毛孩子,但杜光华的名字再一次出现在他耳中,也难免好奇,趁着大部队休息没什么事,便溜过去打探情况。另一支队伍情况和贺东生这边相差不多,杜光华听说他们跟同志起了冲突自然要问,可一问缘由这火气就上来了,当即就要罚。

贺东生见他要让队员道歉,立马走过来拦住他,说:“老杜,这可不行,又不是多大事,骂一骂就算了,免得伤了年轻人面子。”闻名不如见面,杜光华只见一个陌生人冲上来就喊“老杜”,差点以为是自己忘了谁,谁知面前这人就是传闻中的“毛猴子”。

对方来劝,杜光华不能不给面子,挥手让队员散了,转身对贺东生说:“你这人上来就喊老杜,不知道的还以为我们认识多年。”贺东生爽朗地笑道:“本来就认识多年,只是今天才见面而已。”杜光华被逗笑了,发现这“毛猴子”脾气并不像听说的那么差,就和他多说了几句。

红军长征(油画)

本来是随便聊聊,可没想到彼此价值观十分契合,经历也很相似,简直就像另一个自己。他们在长征途中,经常有空就聚在一起,一路走下来竟成了知根知底的好朋友。

他们先是就革命工作互相交流,再到对国家未来形势的展望,末了感叹自己童年的遭遇,幸而遇上红军改命。说到最后话都聊开了,很多未曾说出的担忧、困难都说出了口,两人心里十分畅快,像是憋着一口郁气都吐了出来,浑身轻松不少。

原本是一场闹剧让两人见面,却不想成就两人的一段友谊。贺东生和杜光华经历相似,性格却不同,但想法却常常一致。

贺东生与杜光华相识后常常感叹:“老杜,我们怎么现在才认识,应该早些见面才对。”杜光华端着白开水坐在一旁,回他:“你要是早些见我,看到的就是一个没啥本事的放牛娃了。”贺东生两眼放光,说:“放牛娃好啊,我要是见这放牛娃一定邀请他加入共产党!”

此话一出,不仅是杜光华,周围坐着的一众将士都嬉闹开来,争相说着自己以前是烧火娃、砍柴娃,贺长官会不会邀请自己。都说红军长征难,难是难,但拥有志同道合的战友互相慰藉,大家互相鼓舞打气,再难的路也会走完。

不过长征还没结束,贺东生与杜光华就分成两路前进。这一别,直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立,贺东生任职八路军师师教导大队区队长,党中央派遣师奔赴抗日前线,而杜光华也被编入这支队伍。

两人第一次携手打仗就遇上难啃的骨头,对上了在日本被誉为“钢军”的板垣征四郎第五师团第二十一旅团。师从兵力和炮火上都不足以和日军抗衡,为此师长根据地形设计了多场伏击。临到战斗时,将士们几乎是硬抗子弹、炮火为后面的战士开路,踏着同胞的鲜血和尸体拿下这场战斗的胜利,这也就是抗日战争中赫赫有名的平型关大捷!

捷报传回军区的同时,贺东生和杜光华没有懈怠,继续跟随八路军潜入冀鲁地区反抗日伪军势力。在山东抗日期间,贺东生晋升团参谋长,杜光华也升职为营长,两人分别带着不同的队伍配合作战,整个师都见识过这两人默契作战的大本事,因此也乐见其成。

八路军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负责前线,打仗难免会有牺牲。因此师干部调任的情况非常普遍。贺东生和杜光华每次调任分开,远离作战时,只要得空都会约着见一面。他们都知道在这个时代,谁也不知道哪一次离别就是最后一面,每次道别都要说一声“珍重”!

义薄云天,难改不同的结局

这一次杜光华晋升为副团长,听说贺东生就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一分校团长,打心里替朋友感到高兴。同时,也知道接下来战况紧急,他们恐怕要很久才能再见面。

当天,杜光华带着一壶酒找到贺东生,这酒是上次赶走日军,一位阿婆硬塞给杜光华的米酒。这好东西就是要和朋友分享才够味道,他拎着酒找上门才知贺东生开会去了,等了许久才回来,而且一回来就急得很,收拾行囊就要赶路。

杜光华给他倒一碗酒,说:“老贺,把这碗酒干了,就当是我给你饯行,以后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再见咯。”贺东生要连夜赶路,不敢喝酒,怕误事,只回敬了他一碗酒,道:“别说丧气话,以后战争结束我们还要一起钓鱼呢,千万要保重!”

这一别两人便各自奔赴战场,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抗日前景一片大好,互相都能从军区听到彼此的消息,安心之余又很自豪。没过几年,贺东生听说老朋友娶了妻子,他虽无法出席婚礼,但还是写了信祝贺杜光华,扬言说要他未来的孩子认自己做干爹。

受战事影响,杜光华收到信时已经过去了很久,他看见内容笑骂道:“八字还没一撇的事,他就上赶着给人养孩子,还是毛毛躁躁的样子。”

虽嘴上说贺东生毛躁,但杜光华心里是很心动的,毕竟两人关系亲密,而且将来有个万一,妻子和孩子也算有个寄托,想着下次见面再问问这毛猴子的想法。

抗日战争

两人想着见面,但抗战还在继续。杜光华在陕北作战,贺东生在山东带兵。一天,贺东生结束了一场战争,抬头看着对方的方向,不知为何,他总觉得心绪不宁。

警卫员见后安慰说:“参谋长不用担心,杜副团长刚刚传来两次守江胜仗的捷报,不会有事的。”贺东生安下了心,说:“那就好。”

几天后凌晨四点,贺东生还在休息,通信员突然敲响了房门,一看对方的表情,他就猜到了苗头。迟疑着不敢开口:“是不是……是不是老杜……”通信员沉重地点了下头,贺东生几乎站立不稳,立即让通信员把事情原原本本告诉他。

杜光华的守江战斗一直很顺利,不曾想国民党军队支援敌军,从侧方偷袭,导致杜光华的队伍腹背受敌。激战多时,一枚炮弹冲破我军防线,直直朝着杜光华轰炸过来,再强壮的身体也扛不住炮弹,杜光华最终还是没能与贺东生再喝那一碗米酒。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杜光华的死讯给贺东生带来了不小的打击,可他没有时间悲痛,天亮之后就得收拾好情绪,继续带领军队与敌人缠斗。

除了贺东生,还有一人也为杜光华去世的消息神伤。杜光华的妻子陈玲带着一个孩子,现在还有身孕,听到消息时险些昏厥过去,组织劝她想开点,就算为了孩子也要坚持下去。

杜光华去世后,陈玲一个孕妇还要抚养孩子,组织张罗着为她再找一任丈夫,想来想去人选就落到了贺东生头上。贺东生此时还未婚,年龄也合适,更别说他与杜光华的兄弟情义,组织相信他会好好照顾陈玲,便试了试贺东生的想法。

贺东生这才想起战友的妻女还没有安置好,便一口答应下来,本来他就是要当孩子干爹的人,现在战友不在了,他就是孩子的亲爹。为不让孩子留下心理阴影,他与陈玲成婚后商量着给孩子改姓,告诉周围人不准提起生父已逝这种话,就当他们是亲生的。

贺东生这人说到做到,十几年来对陈玲和孩子们亲密有加,任谁都看不出他们没有血缘关系。由于童年受到充分的父爱母爱,杜光华的孩子也成长得非常正派,一门心思报效祖国。直到贺东生临终前,看孩子都长大了,才让夫人陈玲告诉他们真相。

而两个孩子也没让贺东生失望,他们既感激抚养他们长大的父亲,也崇拜那个早早牺牲的亲生父亲,一起去了杜光华牺牲的地方上香烧纸,哭泣着喊道:“贺爸爸把我们照顾得很好,我们已经长大了,您可以在九泉之下安息了。”

一声战友,一辈子的战友,战友的事情就是自己的事情,战友的孩子就是自己的孩子。贺东生用一辈子做到了当初的承诺,此等品质令人敬佩!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426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