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气概与天参,白发犹然困汉南。至死甘心无怨望,临降低首尚羞惭。宝刀灿雪彰神勇,铁骑嘶风忆战酣。千古高名应不泯,长随孤月照湘潭。这诗讲的是何人?他就是蜀汉五虎将之一的黄忠。黄忠与湘潭,有什么关系呢?他跟湘潭啊,没什么关系。他所驻守的,是长沙郡的攸县。(黄忠剧照)但为何罗贯中在《三国演义》里,会说他长随孤月照湘潭呢?原因是这样的:秦朝置有湘南县,管辖如今湘潭、湘乡和长沙望城南部一带。汉朝继续有此县,属长沙郡。东汉封拥立汉顺帝有功的太监黄龙,为湘南侯;至南朝齐国,湘南县被废除。之后南朝梁武帝在衡阳以北,设湘潭县。唐朝天宝八年,将湘潭县县城移到了易俗河。之后千余年,湘潭地域基本确定。诗人们的思维,那叫一个天马行空,从古代写到现代——罗贯中的现代就是元明之际——从地上写到天下,从汉朝之湘南,写到唐朝之湘潭……反正,湘潭最终继承了湘南地域,所以,他觉得,湘潭这一带的人啊,晚上歇凉,给孩子们讲故事的时候,会指着天上的那颗忽明忽暗的星星说,看,那是刘备手下的黄忠呢……黄忠,虽然叫忠,实际上,也不那么忠。他先是归属荆州牧刘表,跟他侄子刘磐一起,驻扎在攸县;曹操打了过来,占领荆州,他就投降了曹操,被任命为禆将军,防地未变,老大变了。顶头上司是长沙太守韩玄。赤壁之战以后,曹操北撤,刘备南征,黄忠又投降了刘皇叔。不过,乱世之中,朝秦暮楚,择主而仕,是十分正常的事。看看刘备他老人家,不也是跟过好多大哥,最终才有了自己的一片天地吗?对于那些技术型的将领,只会拿刀把子而非笔杆子的人来讲,哪里水草肥美,咱就策马跑到那里去,不丢脸。尽管这是很正常的操作,尽管黄忠替刘备攻城略地,甚至将曹操的大将夏侯渊,都斩于马下,但,黄忠在刘备阵营,还是不怎么受待见。最不爽的,是关羽。《三国志》载:先主为汉中王,遣诗拜关羽为前将军,羽闻黄忠为后将军,羽怒曰:“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不肯受拜。(关羽剧照)关羽不愿接受前将军的封号,因为他觉得黄忠,并没有什么本事,不过是靠着年纪大而已。关羽的个性,诸葛亮和刘备都十分清楚。授爵之前,诸葛亮就表示了自己的担忧:忠之名望,素非关、马之伦也。而今便令同列。马、张在近,亲见其功,尚可喻指;关遥闻之,恐必不悦,得无不可乎!黄忠加入我们的创业团队太晚了,知名度不够。马超张飞,经常看到他打仗,晓得他的能力,不会说什么,但关羽守在荆州,没有看到啊,肯定会不高兴。我看,还是暂时不要封他为后将军算了。再等等。刘备却说,我有办法。他的办法,就是派了费诗去说服关羽。费诗一到,关羽果然就讲了那样一番话。(诸葛亮剧照)这可难不倒费诗,他说:夫立王业者,所用非一。昔萧、曹与高祖少小亲旧,而陈、韩亡命后至,论其班列,韩最居上,未闻萧、曹以此为怨。今汉王以一时之功,隆崇於汉升,然意之轻重,宁当与君侯齐乎!且王与君侯,譬犹一体,同休等戚,祸福共之,愚为君侯,不宜计官号之高下,爵禄之多少为意也。仆一介之使,衔命之人,君侯不受拜,如是便还,但相为惜此举动,恐有后悔耳!萧何、曹参一开始就跟着汉高祖,韩信是半路才来的,但他有才能,地位比萧曹还高,他们可没有傲娇地说什么我先到,我就要先吃……现在皇叔创业,用人之际,你不要耍小性子争什么官位高低。如果你不接受这爵位,我就回去了,你啥都得不到。恩威并用,关羽服了。于是黄忠就做了后将军,成为演义传奇里的五虎上将之一。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cf/87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