攸县

扶贫一线,那些携手上阵的一家人新湖

发布时间:2025/4/22 12:22:09   
在湖南脱贫攻坚一线一个个特殊的驻村帮扶群体暖热了一座座村庄——文/湖南日报记者周月桂黄婷婷图/湖南日报记者辜鹏博唐俊湖南有5.6万名驻村干部活跃在脱贫攻坚第一线。人们可能不知道,这些驻村干部中,有的是夫妻,有的是姐妹,有的是兄弟,有的是父子,甚至还有一家几口全上阵的。他们离开自己温暖的家,扎根贫困山村,把困难百姓当家人,把脱贫攻坚当家事,用自己的行动,暖热了一座座村庄……年岁末,记者驱车多公里,辗转罗霄、雪峰、武陵山区,探访那些在深山冷坳驻村的“夫妻档”“兄弟连”“姐妹花”“父子兵”“全家班”……跟他们一起到田间地头体验、入百姓家中探访,泥土沾脚、风雨浸衫,看到一张张感激温暖的笑脸,采撷一个个有情有义的故事。12月23日,航拍汝城县暖水镇白溪村,远处是武深高速。姐妹花姐姐曹静波,郴州市汝城县扶贫办纪检组组长,驻汝城县马桥镇磻溪村帮扶工作队队长;妹妹曹曲波,郴州市汝城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监察室主任,驻汝城县暖水镇白溪村帮扶工作队队长。曹静波(右)和妹妹曹曲波合影。温柔融化心中冰汝城县的磻溪村和白溪村,各有一条溪,流入东江湖,又有一对曹姓姐妹,分别驻村扶贫。姐姐曹静波,在县扶贫办工作,性格沉稳。妹妹曹曲波,是县人社局干部,思路开阔。曹家姐妹都没有农村生活经验,但随着扶贫工作的展开,凭着女性的细腻和坚韧,她们很快打开了局面。扶贫路上,两姐妹你追我赶,各有高招。12月23日,汝城县马桥镇磻溪村,曹静波匆忙洗完脸准备去走访贫困户。从小生活在城区的她,自从扶贫后就已习惯了农村生活。12月23日,汝城县马桥镇磻溪村,曹静波住在老村部。因空间有限,她只能楼梯旁狭小的过道里做饭。12月23日,汝城县马桥镇磻溪村,曹静波(右)向村民袁马娥请教种菜的经验。她已经成为磻溪村妇女贴心的“闺蜜”。12月23日,汝城县暖水镇白溪村,曹曲波(左)走访贫困户,了解她在家务工增收情况。12月23日,汝城县暖水镇白溪村,曹静波(左)和妹妹曹曲波交流扶贫经验。12月23日,汝城县暖水镇白溪村,曹静波(前排左三)姐妹与贫困户妇女合影。夫妻档丈夫陈国龙,株洲市委党校干部,驻攸县鸾山镇上垅村帮扶工作队队长;妻子易海燕,株洲市石峰区人大常委会机关干部,原驻炎陵县船形乡同睦村帮扶工作队队员,现志愿参加攸县鸾山镇上垅村驻村帮扶。陈国龙(右)和易海燕合影。我家“亲戚”数不清陈国龙是株洲市委党校干部,易海燕是株洲市石峰区人大常委会机关干部,从炎陵同睦村到攸县上垅村,夫妻两人一同驻村,先后在两地扶贫,结识了数不清的“亲戚”。为了“亲戚”们的前途,他们还在两地修路、助学、种果树、建康养基地……扶贫路上的“夫妻档”,携手“乡下亲戚”一路前行,感情愈发笃厚。12月21日,炎陵县船形乡同睦村,陈国龙夫妇开着小车在扶贫路上。12月21日,炎陵县船形乡同睦村,易海燕(左)回访贫困户张细妹。临走时,张细妹拉着她的手不放,恨不得把家里所有好吃的东西都塞给她。12月21日,炎陵县船形乡同睦村,村民在井边洗菜、洗衣服。这口井是陈国龙夫妇扶贫期间为村民修建的。12月21日,炎陵县船形乡同睦村,陈国龙夫妇回访租住的农户唐秀群家。陈国龙烧得一手好菜,房东唐秀群便将“掌勺大权”让给了他,一家人都吃陈国龙做的菜。12月21日,炎陵县船形乡同睦村,陈国龙夫妇回访租住的农户唐秀群家。他们在扶贫时“结了好多家亲戚”。12月20日,攸县鸾山镇上垅村,陈国龙(左二)和妻子易海燕(左一)走访贫困户。12月21日,炎陵县船形乡同睦村,陈国龙夫妇与贫困户合影。12月21日,炎陵县船形乡同睦村,易海燕(左)工作时手上不小心扎了小刺,陈国龙为她挑刺。他们在两地驻村扶贫,一路走来,信念更加坚定,感情愈发笃厚。兄弟连哥哥欧魏华,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服务中心干部,驻新化县水车镇紫鹊界村帮扶工作队队长;弟弟欧雁,省人社厅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主任,驻新化县水车镇荆竹村帮扶工作队队长。欧魏华(左二)和弟弟欧雁(右三)。情牵大山“兄弟村”哥哥欧魏华,来自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服务中心,带领紫鹊界村种植无花果和黄桃脱了贫;弟弟欧雁,来自省人社厅,在山顶为荆竹村建了4个蓄水池,给村里通了自来水。在两兄弟的带动下,两个村结成了“兄弟村”,不断碰撞出共同发展的新火花。12月20日,新化县紫鹊界村,欧魏华(左一)和弟弟欧雁在村民家听取大家对自来水的意见反馈。临走时,老奶奶喂了他一块“扶贫礼物”——红薯块。12月21日,新化县紫鹊界村,欧魏华(右二)夸奖弟弟欧雁(左一)烹调技术。12月21日,新化县紫鹊界村,欧魏华(左五)和弟弟欧雁(右四)在村民座谈。12月21日,新化县紫鹊界村,奉光明的妻子拧开家里刚装好的水龙头打水。父子兵父亲舒兴国,国网怀化供电公司江口供电所台区经理,驻麻阳苗族自治县舒家村乡长坡山村帮扶工作队队员;儿子舒双鸿,国网怀化供电公司尧市供电所党支部书记兼副所长,驻舒家村乡长坡山村帮扶工作队队员。舒兴国(左)和舒双鸿父子合影。“虚”“实”搭配“锦蜜”丰舒家父子都来自国网怀化供电公司。年,舒兴国看到了“锦蜜”的商机。他和村民一起进果园施肥、除虫,还从县里请来技师,手把手教村民提升栽培技术。年,舒双鸿也来驻村帮扶。他发现“锦蜜”虽然橙香四溢、口感似蜜,却只能通过小摊小贩销售,好果卖的是“白菜价”。今年,通过网络平台,村里的“锦蜜”卖到了北京、辽宁等地,往年收购价一公斤不到10元,今年卖到近20元,其他普通冰糖橙也都身价翻番。12月22日,麻阳苗族自治县长坡山村,舒兴国(左一)舒双鸿(左二)帮村民采摘橙子。12月23日晚,麻阳苗族自治县长坡山村,舒兴国(右三)和舒双鸿(右四)父子俩与村干部开工作总结会。12月23日晚,麻阳苗族自治县长坡山村,舒兴国和舒双鸿父子俩和村干部一起进行开工作总结会,舒兴国认真做笔记。12月23日,麻阳苗族自治县长坡山村,舒双鸿(右一)和室友们在宿舍聊天。12月23日,麻阳苗族自治县长坡山村,村民在合作社打包冰糖橙。12月23日,麻阳苗族自治县长坡山村,村民在吃午餐。根据扶贫规定,扶贫工作人员不能吃村民的伙食。12月23日,麻阳苗族自治县长坡山村,舒兴国和舒双鸿父子俩在种植大户家走访,请教冰糖橙种植经验。全家班父亲郑跃峰,新田县应急管理局副局长,驻新田县金陵镇龙珠村帮扶工作队队长;母亲眭玲艳,新田县住建局副局长,驻新田县龙泉镇小岗村帮扶工作队队长;女儿郑一,新田县芙蓉学校老师,新田县枧头镇乐聪村结对帮扶责任人。郑跃峰(右)、郑一(中)、眭玲艳(左)、一家人合影。教育点亮成长路郑一4岁的孩子悠悠在家里等她,小脑袋里充满疑惑:“为什么外婆有个村,外公有个村,妈妈也有个村?”原来,悠悠的外婆眭玲艳是县住建局副局长,外公郑跃峰是县应急管理局副局长,工作日分别在新田县小岗村、龙珠村驻村帮扶。郑一虽然不驻村,每个周末却都要去村里走访,一家人难得有团聚的时候,一直由外公外婆带大的悠悠因此很不适应。因为父母都驻村扶贫,没人帮忙带孩子,郑一搁置了二胎计划,但她不无自豪地说:“我们家在村里有很多孩子。”12月22日,新田县县城,眭玲艳(左)一家人一起出门,去往三个不同的村扶贫。一家三口一般只有周末才能相聚。12月22日,新田县龙泉镇小岗村,眭玲艳(中)带着贫困户家中的孩子出去玩。在孩子的眼里,她承担了一部分妈妈的职责。12月22日,新田县龙泉镇小岗村,眭玲艳(左一)在贫困户家中帮助辅导作业。邓航(左二)和姐姐都是留守儿童,家中老人不能辅导作业,眭玲艳就经常过来辅导。12月22日,新田县龙泉镇小岗村,眭玲艳和贫困户家中的孩子谈心。她希望孩子们今后能走出大山。12月22日,新田县金陵镇龙珠村,郑跃峰带着村里的小孩打篮球。他认为搞扶贫工作最重要的是和贫困户建立感情。12月22日,新田县金陵镇龙珠村,郑跃峰帮贫困户刘忠保家里贴好健康扶贫年历。新年马上就要来了,扶贫干部专门制作了扶贫年历。12月22日,新田县枧头镇乐聪村,郑一带着村里的孩子放风筝。她是新田县芙蓉学校的老师,周末就会来到结对帮扶对象家走访。12月22日,新田县枧头镇乐聪村,郑一给贫困户家中的孩子讲《小马过河》的故事。12月22日,新田县枧头镇乐聪村,郑一带着贫困户的孩子玩游戏。向扶贫一线的驻村干部们致敬!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928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