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攸县 >> 攸县新闻 >> 村民存文明存善举结硕果公德银行引领乡
株洲新闻网2月6日讯(通讯员尹国良左振华记者凌琳)加入村公益类组织并积极参与每次奖励2分,为家乡引进产业项目奖励5分,带头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每户每次奖励10分……在攸县渌田镇潞甫村,当地以建设秀美乡村和文明创建为载体,积极推行“公德银行”,通过道德评议打分,把村民的善行义举、文明行为兑换成公德银行的积分,再按积分数额兑换相应的生活物资,以鼓励人心向善、见贤思齐,引领乡风文明。
村民蔡平武因为经常协助村“两委”宣传党的各类政策方针,并积极参与村矛盾纠纷调解、认养黄桃等志愿服务活动获得“公德银行”积分。一大早,他来到村委会的“公德银行”超市,通过使用“公德银行”存折卡中的积分,在“公德银行”超市中兑换相应物品。
蔡平武告诉记者:“今天到村里的‘公德银行’兑换了一个香皂一个杯子,感觉潞甫村这个‘公德银行’蛮好的,也很实惠,也可以带动村民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
村里为啥有“银行”?这事要从年7月说起,潞甫村是由两个村合并的新村,此前两村村民有些矛盾,面对村民居住分散,人口“老龄化”、人员构成复杂等问题,如何破解治理之“困”?
渌田镇潞甫村党委书记尹国良介绍:“换届以来,村里的村务、党务的工作没有制度化标准化,通过学习,包括党员积分制管理,量化党员的行为、量化党员工作和规划行为,在这个基础上成立了潞甫村‘公德银行’。”
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后,潞甫村从法治、德治、自治等方面制定《潞甫村“公德银行”实施方案》《潞甫村“公德积分”细则》等一系列制度和规则,规范“公德银行”存储、兑换标准,并鼓励村民通过返乡创业、捐款捐物、见义勇为等行为获取“公德积分”,将“公德银行”的积分存储情况作为评选“文明村民”“五好家庭”等重要依据,“存款量”靠前的村民被评为当年的“公德之星”,给予张贴红榜、发放证书等形式的表彰。在“公德银行”的辐射带动下,村里涌现出一批捐款捐资、奖教奖学等移风易俗的优秀村民,在外创业的乡贤蔡祖兰就是其中之一。春节期间,在家过年的蔡祖兰听说村里建设“公德银行”、引领乡风文明的事迹后,毅然为“公德银行”捐款1万元。
蔡祖兰说:“自从有了这个‘公德银行’以后,村里面的风气好了很多,引领了文明建设,我作为在外创业的潞甫人,也尽一些绵薄之力,希望这个‘公德银行’越办越好。”
尹国良表示,通过“公德银行”接收这些捐赠可以做好三件事,第一,让老人老有所依、老有所养;第二,可以保证了贫困学生能正常入学,不让贫困学生输在起跑线上;第三,对一些好学习、求上进的优秀学子设立了成才奖,鼓励他们学习进步。
自该村“公德银行”创立以来,全村42个村民小组共计户全部成为储户,举办道德模范表彰会1次,表扬“好媳妇”、村民代表2人次,表彰公德之星13人次,举办“公德银行”优秀学子成才奖座谈会1次。年,村里自筹20余万元放入“公德银行”里,用于资助家庭困难学生、奖励优秀学生、关爱留守儿童与困难群众,赢得群众的一致赞誉与好评。
如今,依托“公德银行”,潞甫村向构建基层治理体系延伸,将“公德积分”兑换范围扩大到了法治宣传、打击电信诈骗、整治“两违”、严禁赌博、保护生态环境、人居环境整治等方方面面,形成了“三治融合”的基层治理载体,闯出了一条乡村善治新路子。近两年来,该村先后获得株洲市文明村、攸县红旗单位、攸县人居环境示范村等荣誉。
尹国良告诉记者:“我们的目标是希望我们的‘公德银行’存公心、立公德,深入民心,重点打造成攸县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亮点,同时通过‘公德银行’的积分机制,提升村民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