攸县

金融便利店开进村金融村官田间走

发布时间:2022/9/24 16:57:23   
北京酒渣鼻医院 http://pf.39.net/bdfyy/zqbdf/210310/8733712.html

株洲日报记者邓伟勇通讯员/周佳乐

12月7日一大早,家住攸县网岭镇伏陂村的欧全江,来到村里的助农金融服务点办理业务。“以前办理业务,得坐20多分钟的车,到镇上才办得了。”欧全江感慨。

农村因地处偏远,没有金融服务网点,取款难;农民缺少担保抵押,发展产业,贷款难。如何消除痛点、疏通堵点?记者走访发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金融便利店”开到村里,客户经理变身“金融村官”走进田间地头,打通了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走出了一条金融助农的好路子。

“金融便利店”开到村里

“现在村里有了‘金融便利店’,不出村就可取钱,还能代缴手机费、电费,真方便。”办完业务,欧全江步行回家,只用了几分钟时间,就像出来散步一样。

让欧全江竖起大拇指的“金融便利店”,是攸县农商行在偏远行政村开办的金融便民服务点,面积不大,但功能齐全。不仅可查询账户、转账汇款,还可办理社保、信用卡、话费水费电费等缴费和扶贫对账明细查询业务。

依托“金融便利店”这个服务阵地,银行客户经理定期开展“金融夜校”活动,反假币、反洗钱、反电信诈骗等知识宣传有奖抢答,丰富村民的金融知识。

“不少农村地处偏远,居住分散,在村里开设金融服务网点投入大、见效慢,很多金融机构望而却步。”攸县农商银行副行长谢越华介绍,从去年开始,该行开始下沉服务,将金融服务网点延伸到村里,目前全县个行政村均设置了“金融便利店”,村民足不出村就可享受到全方位的金融服务,“金融夜校”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更传递着金融温度。

“金融村官”奔走在田间地头

近日,在渌口区渌口镇漂沙井村,“金融村官”唐卫国再次来到村民张义胜的养殖场回访。一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萧条,40岁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张义胜,身患尿毒症,靠种田维持生活,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唐卫国的到来,给这位老实的农户打开了一扇希望之窗。

唐卫国是珠江农商银行的客户经理,今年开始,他有了一个新的身份——漂沙井村的“金融村官”。经过一段时间的摸底,他对全村的金融需求了如指掌,成了村民的“好管家”。

“我们对张义胜这位贫困户进行了上门调查,发现该贫困户确实比较困难,但是他有劳动能力、有致富的想法,我们对他进行了上门调查,给予了资金支持。”在唐卫国的帮助下,张义胜顺利得到了由政府贴息的扶贫小额信贷3万元发展养殖业。如今养殖场有多只鸡鸭,脱贫致富的步伐越来越快。

金融服务的模式也在发生变化。唐卫国积极奔走,逐户听取群众建议,漂沙井村实现了整村授信。“相比非信用村,整村授信的信用村贷款额度要高一个等级,贷款利率则下调一个等级。”唐卫国解释。

目前,珠江农商银行有41名“金融村官”奔走在田间地头,宣讲金融政策。推动42个行政村完成“整村授信”工作,为群众脱贫、乡村振兴提供了金融活水。

金融产品“贷”富千家万户

在广袤农村,“金融村官”打通了金融服务的末端“梗阻”。更为贴心的金融产品,正在改变着农户的生产生活。

“多亏了茶陵农商银行的信贷支持,亩的山地被我承包下来,今年收入翻番了。”近日,客户经理再次回访时,茶陵县火田镇红色农场的脐橙大户汤建军脸上挂满了笑容。

今年3月,茶陵农商银行创新推出“先锋贷”产品,重点支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广大党员发展特色产业,汤建军“尝了鲜”,顺势扩大了种植规模。

将信贷投放与服务三农有效结合,正让更多的产业有了金融活水的滴灌,更多的群众有了致富门路。今年以来,茶陵农商银行相继推出“先锋贷”“集团贷”“老乡贷”“巾帼茶女贷”等信贷产品,截至11月末,累计投放普惠性小微企业贷款户,贷款余额11.4亿元。

“以前,农民因缺乏有效的抵押和担保,贷款难,没有资金,要发展产业难上加难。加之农民创业、发展生产往往需要的资金并不多,对金融机构来说,属于‘小生意’,很多金融机构不愿做。”茶陵农商银行相关负责人介绍,该行通过做实扶贫小额信贷品牌,推动普惠金融服务深入农村,不仅让农户增收,银行也从中受益,真正实现了双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175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