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攸县 >> 攸县简介 >> 新中国1200多位外交人,为什么称株洲这
“春耕夏耘,春种秋收,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年11月11日,外交部多名干部职工(含家属),从北京来到湖南茶陵虎踞茶场扎根,他们自己动手烧窑制砖,自己砌屋。年底,外交部作出撤销湖南干校的决定,一部分干部调回北京,一部分去江西干校。这些干部和他们的子弟,视当年的干校为“第二故乡”,对茶陵、茶场、茶叶有着特殊的感情。
外交专家云集
年11月11日,北京至长沙专列载着外交部湖南“五七干校”多名干部及其家属,于次日抵达长沙。
当时,先遣组于几周前到达长沙,早已在那儿忙碌起来,并为多人的住行预租了长沙几乎全部省级招待所及其车辆。长途的奔波,一些孩子极度疲惫。接着大家从长沙转醴陵,由醴陵经攸县到虎踞山外交部湖南“五七干校”。
▲茶叶加工车间外景外交部的干校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名人多,这里顿时成了外交家、国际问题专家云集的地方。负责后勤工作的四连就有好几位国际问题专家,如陈翰笙、刘思慕、李纯青等,当时他们都已五六十岁了。陈老负责送信、送报纸和打扫厕所。他通常是在大家收工的中午、傍晚时间,将信送到每间宿舍。先敲门,人若在,将信送到你手上,人若不在,他必定把信带走,而不是交他人转交,哪怕他为此跑上三五趟,仍初衷不改。
陈老讲学的故事更是让人难忘。上课伊始,他便宣布这次讲座需65分钟,然后开始讲课。大家都觉得他把自己置于一个难堪的地位,讲课怎么可能正好是65分钟呢?于是有人不时地看手表,看他能否兑现自己的话。陈老却从不去瞄一眼身后的挂钟,从容不迫、按部就班地讲着,课讲完了,果真是65分钟,大家服了。从此,他严谨治学的美名便传开了。
在湖南干校,提起“孩子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就是李道豫(前大使)。那时,他除参加连队生产劳动外,还是当地中小学生的校外辅导员。他性格开朗,孩子们都喜欢他,哪儿有童声的欢笑,哪儿准有他,难怪有人想找他时,总往孩子堆里钻,通常能找到他。于是,“孩子王”的绰号便不胫而走了。
“条头子”好吃吗?
在两年多的光景里,这些“五七战士”把政治学习、思想教育和生产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先后开发茶园、种植茶叶余亩,并种植蔬菜,发展畜禽养殖,基本实现自种自养自给。
然而,当时干校的条件比较艰苦,小吃店很少见。有一次俞沛文(前大使)、孙振华(前总领事)一行6人看到镇上有一家面馆,就一起进店。领头的邢松鹢见黑板上写着两种食品,第一个是“油馒包”,就说“炸馒头有什么好吃的”,再看第二个是从未吃过的“条头子”,便觉得新鲜,于是回头问俞沛文:“喂,你是老礼宾司长,看看这条头子是什么东西,你吃过没有?”老俞用手抬了抬眼镜,说:“好像吃过。”大家急忙问:“什么味?”老俞回答道:“甜丝丝的。”
▲干校学员建设的大礼堂屋顶已垮塌大家凑到柜台前,看有几样食品,便指着一个椭圆形的食品说:“就这个,每人来两个。”店主迟疑一下,然后取来几个盘子,每个盘子装了两个。大家围坐在一张小餐桌边吃了起来,边吃边品味,甜丝丝不假,但谁也没吱声,毕竟这是走南闯北、吃遍大半个中国的外交部礼宾司司长尝过的东西。
孙振华第一个吃完去送盘子,他站在柜台前,仔细地端详着小黑板,忽然爆发出一阵大笑。其他人有些诧异,不知发生了什么,赶快吞咽,相继去看那块小黑板,接下来的反应与孙振华一样,大家哄堂大笑起来。原来,小黑板上是竖着写的油条、馒头、包子三种食品名字,被他们念成横的了,他们吃的“条头子”其实就是馒头。
从此,“条头子”的故事便在外交部的湖南干校、江西干校、湖北干校和部内传开了。
花甲之年重游旧地
外交官的孩子们在干校学员的子女中,除了有正在上中小学的,有等待上山下乡的,还有少数从内蒙古、黑龙江等地回来的知青。如何安排好这批孩子,也是对干校的一大考验,考虑到他们的年龄特点和增长知识才干的需要,校部决定将全部的初、高中毕业生纳入新成立的茶场连。该连是技术工种——制茶,制茶时火不能停,需三班倒。他们学得很快,能吃苦,是干校中最年青、最有活力的一个连队。
▲干校子弟向当年的房东老乡问好干校学员的子女大都在十五六岁,先后就读于虎踞中学、茶陵一中高中部班。这个班俗称“外交部子弟班”,全班30多个北京同学,还有10多名茶陵本地同学和湘东铁矿的同学,他们在茶陵度过了难忘的青年时光,留下了深刻的人生记忆。
在离开后的40多年间,不少“五七战士”及“子弟兵”(即当年外交官们的子弟)陆陆续续回到故地寻“根”追梦,那时,他们将自己种植、制作的茶叶取名为“虎踞山茶”,带回北京分发到外交部的各司处科室和各外交使馆。
年10月19日至22日,19名花甲之年的干校子弟重返虎踞山,他们或极目远眺虎踞山大地,或穿行于茶园之间,或徘徊于当年住户的门前……发出来自肺腑的呼声:“虎踞山、浪迹天涯的游子回来了!”
相关链接
虎踞山,未来的一张地理“名片”
外交部湖南“五七干校”撤销之后,多名干部职工(含家属)也陆续撤出虎踞山,但他们留给当地的影响是深远而积极的。在随后的几年里,当地人民继续发扬艰苦创业、自力更生的精神,在“五七干校”的原址及周边,走出了一条“一种二养三加工”的农村经济发展新路子,并一度扬名全国。
当时,他们在种植粮食的同时,大力兴办林场、茶场、蚕桑场、园艺场、猪场、鸭场、渔场等种养企业50多个,碾米、轧花、弹花、磨面、粉碎、榨油、烤姜、酿酒等加工企业,建立茶叶、蚕桑、生姜、油茶等种植基地97个,社队企业总产值占全社三级总收入的30%多。《人民日报》曾以“光明灿烂的希望就在这里”为主题,推介虎踞山发展社队企业的经验。全国除三个直辖市外,各省都陆续组织人员到虎踞山参观学习。
年6月13日,株洲市旅游侨务局、茶陵县文广新局和茶陵县旅游局负责人来到虎踞镇,就“五七干校”的修复规划开展实地考察和专题调研。
初步恢复规划中,干校旧址将成建制恢复茶园,并按照传统手工制茶设备、工艺复建原茶叶加工厂,镇、村两级将有选择性地保留和保护部分旧址旧貌,还提出了“打造虎踞山中华外交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的主题构想,通过兴建文化产业园区,让“虎踞山”成为一张亮丽的地理“名片”。
小知识
“五七干校”的来历
“五七干校”,以贯彻毛泽东《五七指示》和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为名,将党政机关干部、科技人员和大专院校教师等下放到农村,进行劳动的场所。中央、国务院所属各部委及豫、赣、湘、鄂、辽、吉、黑等18个省共创办五七干校所,下放的干部、家属达10余万人。年2月,国务院发出《关于停办“五七”干校有关问题的通知》,各地五七干校陆续停办。
来源
株洲晚报
通讯员
张兵尹烈承
编辑
谭俊杰(见习)
审核
匡志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