攸县

家门口的美好教育株洲打造美好教

发布时间:2025/3/16 14:11:15   
白鹤学校的孩子们结伴行走在校园内。株洲雅礼实验学校的孩子们在新校园内玩耍。郑奕李永亮“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百年大业,教育为本。满足人们对美好教育的向往,是坚持人民至上发展教育的价值追求。培育制造名城、建设幸福株洲,株洲将教育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今年,株洲教育系统响亮提出,打造“美好教育”品牌,擦亮制造名城、幸福株洲底色。从“有学上”到“上好学”,从“美好教育”到“美好人生”,一场因美而动,为未来奠基、为城市赋能的行动悄然而动。让株洲教育真正成为群众认可的实力品牌、金字招牌11月2日,湖南省“双减”两周年展示交流活动在株洲举行。余名专家学者走进株洲中小学校,实地观摩株洲“双减”成效。校园美轮美奂、学生美美与共、教师以美育美、生态向美而行,目光所及皆“美好”,“株洲经验”美名扬。今天之美,是株洲教育人智慧与努力的结晶。教育工作一直是株洲的“头等大事”。今年春节假期上班后的株洲市委常委会,专题听取全市教育工作汇报。株洲市教育部门提出,在现有工作基础上,打造株洲“美好教育”品牌。与会的株洲市主要领导均表态支持。株洲市委书记曹慧泉说,打造“美好教育”品牌,聚焦“美好校园、美好学生、美好教师、美好生态”目标,建设一批高品质学校,让株洲教育真正成为群众认可的实力品牌、金字招牌。不久后召开的株洲市教育工作会,首次提出打造“美好教育”教育品牌。株洲为何打造“美好教育”品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对优质教育的期盼越来越高。”株洲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吴安浩说,株洲正全力打造“制造名城、幸福株洲”城市名片,教育是提升城市品质和人民幸福指数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聚焦‘美好校园、美好学生、美好教师、美好生态’目标,打造‘美好教育’品牌,让校园美轮美奂、学生美美与共、教师以美育美、生态向美而行,让人民共享家门口的‘美好教育’”。一石激起千层浪。“美好教育”迅即在株洲教育系统引发强烈反响。天元教育大力传播“美好教育”理念,春季开学后46所中小学以“先进典型进校园”为主题开展“开学第一课”思政教育。石峰区举办“美好教育幸福石峰”校长论坛,召集名校长和优秀教师探讨教育的美好未来。渌口区建立“第一校长”制度,26名区领导兼任学校的“第一校长”,“挂帅出征”办人民满意教育。锚定“美好教育”四大目标,株洲教育人不舍昼夜,笃定前行。建设高品质学校,打造“美好校园”水竹湖学校今年秋季招生,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占地亩,投资4.48亿元,办学规模87个班、个学位。“按以前政策,孩子要到离家20多分钟车程的另一所学校读书。水竹湖学校建成后,孩子到校只要5分钟。”家住附近的齐女士说。今年,株洲累计投入14.1亿元,加快主城区、县城区学位建设,新增公办学位1.5万余个。在主城区新建了水竹湖学校、株洲雅礼实验学校,扩建了长郡云龙实验学校;在县城区新建了醴陵市建宸小学、攸县永佳小学,扩建了茶陵县第三中学、炎陵县水口镇中学。新学校如雨后春笋,老学校“如虎添翼”。株洲4所学校纳入“徐特立项目”建设名单,分别为醴陵市一中特立体艺馆,攸县二中特立体艺馆、特立教学楼,茶陵县三中特立科教楼、特立教学楼,炎陵县一中特立体艺馆,目前均已开工建设,预计年投入使用。与此同时,市县两级学校持续实施微改造、提升微服务、办好微实事,着力破解教育存在的热点、难点、堵点问题,快速解决人民群众、师生身边的小事、急事、难事。培养高质量人才,塑造“美好学生”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株洲市教育局把握德育为先、智育为重、体育为基、美育为要、劳动为本的育人方向,注重整体配合、协同推进,同时也尊重规律、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个人兴趣、特长爱好,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今年10月,株洲市教育局联合市文旅广体局遴选株洲城区第一批个中小学体艺后备人才基地,各基地校将创新体艺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小学、初中、高中“一条龙”培育机制,为国家培养输送青少年体艺后备人才。不久后,株洲市科技教育基地校名单公布。首批27个基地采取“学校+基地+人才”方式统筹推进,选派科技人才担任基地校科技副校长,并对接高校、企业、科普场馆、科研机构、科创平台等单位,助力基地校科技教育发展。今年9月,株洲市入选全国首批国家级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城市。12月,株洲市隆重举行了产教联合体成立大会,通过联合体整合资源,有效推动各类主体积极参与职业教育,促进人才培养、创新创业和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株洲市委副书记、市长陈恢清在会上强调:“要释放联合效益,真正培养各行各业急需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更多促进企业技术升级、产品更新的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学生,是美好教育的核心。为帮助学生全面发展,株洲市教育局开展“阅美株洲·点亮成长”全市中小学生读书行动,组建专家指导组驻蹲乡村学校开展艺术教育一对一帮扶活动。创新家校共建方式,株洲教育部门组建家庭教育讲师团,举办“家长节”系列活动,开通家长服务热线等方式畅通家校沟通渠道,帮助家长更好地与学生交流交心。各县(市、区)自选动作。攸县成立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家长学校总校),指导全县家长学校规范化管理。荷塘区成立家庭教育指导队、心理咨询服务队、家庭教育讲师团三支队伍,为全方位开展家庭教育提供专业支持。培育高水平队伍,锻造“美好教师”今年教师节,株洲百名优秀教育工作者乘智轨绕城巡游,观摩高科技产业,度过了一个特别的教师节。坐在“教师节主题智轨”上,看到市民热烈的目光,中英文小学教师易文胜激动地说:“感受到整个城市尊师重教的氛围。在自豪的同时,越发觉得要把工作干好,把学生教好!”坚持以师兴教,株洲从教师的全生命周期、全素养维度出发,在师德师风、引才育才、改革创新等方面持续发力,让教师有所兴、有所得,锻造出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早在年,株洲就在全省率先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年”活动,建立师德师风网络监督举报制度,构建起学校、教师、家长、学生、社会“五位一体”的师德师风监督网络。今年,实施株洲市新时代基础教育名师名校长培养计划,重点培养市级名师名校长名、优秀教育后备人才名,并组织名师名校长到清华大学、北师大和华中师大等地开展专题培训。评选第九届学科带头人人、“教坛新秀”30人。涌现出茶陵县“送教教师群体”、扎根乡村26年的蒋建秋老师等一批先进典型。构建高质量体系,营造“美好生态”“种植课程不仅让我学会了劳动技术,也让我收获了劳动果实,特别有成就感!”近日,天元区新马小学劳动实践基地内的白菜成熟,学生杨紫珊捧着自己精心栽培的白菜,十分高兴。新马小学建成劳动实践基地,每个班级都分到一小块土地。每天课后服务时间,老师会带着孩子们学习关于蔬菜的小知识。像新马小学这样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活动,株洲每一所中小学校都在积极探索与实践。“双减”政策实施以来,株洲教育部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强化教研支撑,成立市级课改推广中心,建立“深度学习”项目试验区,持续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和实践。建立教学质量监测和评估制度,坚持多元评价和以评促建。做优校内课后服务,打造“1+X”课后服务课程体系,充分利用科普资源助推“双减”工作。目前,全市共有所义务教育学校开展课后服务,课后服务学校覆盖率、服务时间达标率均实现%。今年来,株洲市教育系统持续深入治理教育生态,抓好“双减”,规范校外培训机构,打造清廉学校,多方式、多渠道构建教育美好生态。加大监管力度,规范校外培训秩序。全市现有校外培训机构家,累计发布校外培训机构黑、白名单18次。曝光典型案例,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选择正规机构,缓解家长学生“焦虑”情绪。廉洁文化进校园,美好教育看得见。清廉建设融入教育事业各方面全过程,目前培树市级清廉学校10所、市级廉洁文化示范点6个。(本文图片由株洲市教育局提供)原载《湖南日报》(年12月20日11版)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901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