攸县

文明花开醉攸州株洲发展成就巡礼攸县

发布时间:2022/8/13 18:26:22   

文明花开醉攸州

——株洲发展成就巡礼·攸县篇

鸟瞰攸县县城。

志愿者教授太极拳。

攸县县城景色怡人。

志愿者代表宣誓。

攸县酒埠江。

(本版图片均由攸县县委宣传部提供)

李永亮吴辉兵李金彪

10月,与满城桂花香一起扩散的,还有一条喜讯:攸县乡村医生龙仁元成功入围10月“中国好人榜”。

这不禁让人联想到一个多月前,一件载入攸县、株洲发展史的大事——

9月5日,中央文明委公布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名单,攸县返乡“种文化”15年的大学退休教授夏昭炎获评全国道德模范,成为株洲获此殊荣第一人。

其实,熟悉情况的人知道,随着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持续深入,攸县涌现了一大批像夏昭炎、龙仁元这样的“精神标杆”。在他们的引领下,在文明的滋养下,今天的攸县上下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同心开创新局面。

事实证明,精神所凝聚的强大力量在攸县的跨越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近年来,攸县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连年位居省、市前列,多年获评全省经济十强县。年,该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连续三年平均增速7.6%,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04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走过70年山乡巨变,站在新时代的起点回望,攸县在文明实践中不断涵养城市温度,有力推动了产业转型升级、经济高质量发展。

这一座湘东幸福城,正散发出前所未有的魅力。

传承文明,凝聚发展之力

秋天的余晖洒在巍巍罗霄山下,洣水河畔的三座古塔被染上一层金黄,远处有村居、炊烟、乡野,甚至能听到鸡鸣犬吠,好一幅意境深远的山水画。

这里是攸县,又称攸州、梅城。三座古塔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分别取名文明上塔、文明中塔、文明下塔,相传为当时的知县徐希明倡建,他曾就此挥毫写下“文采光明、文德辉煌、经天纬地、照临四方”。

尽管无法考证这是否是全国唯一的以“文明”集中命名的古塔群,但可以肯定的是,“文明”由此得以光大。

历经数百年的接续、演变,攸县逐渐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文化气质——山水相依,其民聪慧好文,柔顺好礼。

新中国成立后,这片红色的土地从一穷二白起步,实现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跨越,经济社会翻天覆地,人民斗志昂扬奔小康。

近年来,在经济社会迅猛发展的同时,攸县人对文明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渴望,相继推出了乡村大舞台、城乡同治、门前三小等创举,在中国城乡文明的进程中留下光辉的印记。

“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年,中央决定在全国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攸县抢抓机遇,入选湖南省13个试点县之一,开启了新的文明实践之旅。

攸县主要领导对此高度重视。县委书记康月林任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主任,他一再强调:“要让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成为全县上下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成为加强基层党建、密切党群关系的精神纽带,成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抓手,成为创新社会治理模式的有效载体。”县委副书记、县长、县志愿服务总队队长苏涛多次表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导向金不换,积极推动文明实践工作深入开展。

文明实践的新风吹进攸州,一池春水泛起层层涟漪。

年2月28日,攸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揭牌,攸县志愿服务总队成立。攸县新时代文明实践进入全面推进阶段。

短短半年多,攸县便以“健脑、强身、富民”为内涵,以县、镇(街道)、村(社区)、屋场四级为单位,迅速在县级建立了中心,17个镇(街道)建立了所、个村(社区)建立了站,个“门前三小”建立了点,同时开发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43处。

这些被群众称为“百姓之家”的文明实践场所,集理论宣讲、教育服务、文化服务、科技与科普、健身体育服务于一体。“这样全域式的网络覆盖,打通了文明实践的‘最后一公里’,实现了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攸县县委宣传部部长梁天琛介绍。

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推动下,攸县掀起阵阵文明新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党群关系更加密切,全县上下团结一心,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转型升级,崛起实力之城

团结的力量一旦形成,必将擘画出更宏伟的蓝图。

作为典型的煤炭大县,攸县近年来面对从地下工业走向地面工业的极大挑战。怎么办?攸县不靠不等,主动作为,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持续推动绿色转型升级。

在关闭退出落后小煤矿的同时,攸县不断发展煤电能源、煤炭洗选、煤矸石制砖等精深加工,打造湘东南煤电能源基地。此外,积极支持企业改造重组,神农动物药业有限公司等企业纷纷淘汰老旧设备,引进新设备和新技术,开发新产品,成功转型升级。

产业振兴首在工业振兴,攸县努力筹建攸县高新区、新市农产品加工区、网岭建材加工区和菜花坪来料加工区。目前,攸州工业园和网岭循环园成功进入省级园区,其中占地.06公顷的攸州工业园入园企业已达家。全县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家、高新技术企业86家。

只有时刻保持紧迫感,才能在转型发展中占得先机。

今年8月27日,一支百人党政代表团从攸县出发,在两天内赴邵东、桂阳、资兴三地考察,看与标杆的差距,找发展的路径。

8月28日下午回到攸县后,代表团马不停蹄组织召开了一个长达6小时的研讨会。最终会议达成一致意见,全县上下重点围绕产业项目建设,着力开展“百日攻坚大会战”,不断完善体制机制,精准招商,减费降负,确保项目建设高效推进,推动高质量发展。

产业转型带动了商贸业的繁荣。

近年来,攸县陆续兴建了攸州大都市、湘东汽贸城、湘东家具城、望云国际商贸城、步步高、肯德基、沃尔玛以及攸州义乌城等,已基本形成以湘东大市场、湘东家具城、湘东汽贸城、攸州义乌国际商品城等为主体的商贸服务体系。同时,乡村商贸服务得到优化,其中皇图岭农贸市场吸引醴陵、萍乡、攸县两省三市县的商贾,年成交额达2亿多元。渌田、新市、酒埠江、丫江桥镇商贾云集,生意兴旺。

不只是在工业、商贸领域奋力赶超,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攸县也不甘落后。

近年来,该县按照“特色化、产业化、规模化、现代化、品牌化”的思路,全力打造优质稻、中药材、油茶、花卉园林、茶叶、麻鸭、皇猪、黑山羊等八大农业基地,形成“一镇一品”“一村一品”的特色农业格局,农业产业实现跨越发展。

通过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利用“公司+基地+农户”等模式,该县农业生产方式已发生深刻转变。水稻、生猪、油茶、麻鸭等优势特色产业向优势地区集中。作为攸县“四大亿元产业”之一的花卉产业,现已建成云田花木、红旺园林、金叶花木等花卉苗木基地42个,发展种植大户个,总面积逾3万亩,年创产值15亿元。创建金富、金岭、同发等专业合作社10个。近年,该县引进新技术兴建的我省首个桑草猪养殖基地,经两年发展,已在坪阳庙等地形成3个养殖基地,年出栏桑草猪1.5万头。

目前,攸县已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的转变。截至年底,该县农业生产总值达81.01亿元,为年0.49亿元的倍。

攸县还在“旅游+”上下功夫,努力打造“全景攸县”和大旅游格局。年,全县接待游客突破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2.02亿元。

今天,攸县已在多个领域跻身全国、全省先进行列。在最新出炉的中国中部县域经济百强中,攸县排名第43位。

民生优先,打造幸福之地

10月21日,攸县联星街道新建的高车头农贸市场建成并投入试运营,附近村民听闻后自发赶来庆贺,纷纷为政府作为点赞。

高车头农贸市场原本是一个马路市场,沿省道而兴,辐射周边10多个村,店外铺摊、占道经营等现象十分严重,尤其是逢年过节和赶集的日子,道路根本无法通行,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群众就此反映过多次,但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

“直面民生,应答民心。”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攸县县委书记康月林要求,学以致用,对群众反映的“烦心事”,克服一切困难予以解决。高车头农贸市场的问题被再次提出来后,康月林带队实地调研后,成立项目指挥部,采取疏堵结合的方式对市场进行整治和搬迁改造。建成后的新高头农贸市场占地平方米,共有摊(铺)86户,完全满足了周边村民的日常购物需求。

这只是攸县坚持以民为本、民生优先的一个缩影。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攸县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大幅改善。目前,攸县人均住房面积由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不到10平方米,发展到超过平方米。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一排排、一座座崭新的楼房随处可见。室内的自来水随开随流,电灯随开随亮,电讯随用随有。尤其是新农村建设中的新农家的小果园、小鱼塘、小菜地、小林场别有风味。县城先后建成了海康花园、龙形花园、梅城花园、富康花园、云升山庄、丽水山庄等小区,居住条件彻底得到改善。

攸县“衡之径庭、潭之门户”的名声更加响亮。国道、吉衡铁路、醴茶铁路、岳汝高速、衡炎高速公路、省道S、S、安攸互通连接线等穿境而过,县乡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乡乡通油路、村村通水泥路,人均拥有公路里程排名位居全省前列。

新中国成立初期,攸县县城面积不足2平方公里,经过70年的发展,攸县县城将步入40平方公里、40万人口。洣江风光带游人如织,攸州公园、文化广场成为湘东南赣西北最大最漂亮的休闲场所。

除此之外,攸县坚持从群众最关心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1254.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