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攸县 >> 攸县美食 >> 志愿之光闪耀在防疫一线株洲新闻网
株洲日报·掌上株洲记者/胡乐李逸峰肖捷周蒿
疫情突袭,所有人都在为这座城市早日恢复常态贡献力量。医务工作者、社区工作人员、党员干部,还有默默无闻的志愿者。他们当中有白发苍苍的老党员、洋溢青春的大学生、身体棒棒的运动达人……他们不畏高温酷暑、不怕累、不怕苦,哪里有需要就去哪里,他们是株洲抗疫一线最靓丽的风景线之一。
8月9日下午,市泰拳协会志愿者冒着大雨为抗疫一线人员赠送爱心物资。(株洲日报·掌上株洲记者/谭筱摄)
老党员志愿者退休不退责
哪里需要我们就去哪里
8月8日,62岁的黄建华在往保靖巷防疫值守点送宣传喇叭时,头部晕眩,不慎从电动车上摔下,一头磕在了地上,伤口达3公分。在旁的众人赶忙医院救治,医生给他封了4针。
“哪里需要我们就去哪里”,黄建华自疫情突袭以来,每天忙着入户排查、派发物资、站岗值守等工作直到深夜12点多。他的妻子拦不住他,于是自己也报名当了志愿者,他的女儿是名护士,医院不着家,一家三口全扑在了抗疫一线。
在攸县黄丰桥镇塔前村,退休在家的邱正规和村里的另外6名老党员一商量,组成了一支疫情防控宣传队,他们每天为村民宣传普及防控知识,构筑起乡村抗疫的第一道防线。(株洲晚报记者/何春林通讯员/罗武吉谢升兰摄影报道)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银发又如何?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8月6日,60多岁的“中国好人”周智仁,早早来到了清水塘小学核酸检测现场,一直忙到晚上12点多。前一天,他与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布置核酸检测场地,搭凉棚,画一米线,晚上10点多才回家。周智仁所在的石峰区初心志愿者协会,大多是退休的老人,30多人主动请缨,参加小区出入口值守、维护核酸检测点秩序等志愿工作。
渌口区湖特小区,有这样一支“夕阳”值守队,他们当中有老党员也有群众,平均年龄67岁。
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75岁的嘉盛华府小区党支部书记张明舫反应快速,组织居民抗疫;73岁的东风小区党支部书记吴爱珠亲力亲为,“有事自己顶上”;有着40余年党龄的迟秋林和宋建中,高温下坚持值守岗亭;62岁的党员邓菊萍,号召组织成立一支社区抗疫志愿队;75岁的党员熊阿姨去年参加抗疫57天,今年又第一个报名……在株洲这座城市,还有很多像黄建华、周智仁一样退休不褪色的志愿者活跃在抗疫一线。
大学生志愿者拒绝“平躺”
防疫一线就是我们的课堂
青春向上,国家向前。
眼下这个暑假,对“00后”大学生而言,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假期。疫情突袭株洲,在这危急关头,社会各界包括年轻人特别是“00后”大学生们迅速暂停暑假“舒适区”,挺身而出,走上了株洲抗疫的战场。
“每天汗流浃背,但是充满意义。”布置检测点场地,运输物资,做防疫宣传,通知黄码居民做核算检测,给红码居民送物资……这是最近李科瑜的日常。
8月2日下午3点半,在泰山小学的核酸检测采样点,志愿者李科瑜脱下穿了四五个小时的防护服,后背湿透。
李科瑜是天元区人,就读于西南石油大学,是今年高新区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营的学员。暑假期间,他一直在泰园社区实习。从7月29日到现在,李科瑜从实习基地转战防疫一线。
同样奋战在一线的大学生志愿者,还有麻晓涵,她就读于复旦大学社会科学实验班。作为第一批到株洲的实践营学生,她被分到了马家河街道办事处。这个看上去文静弱小的女孩子,能在烈日下坚持10个多小时,搬运物资一点也不逊色于男生。
在芦淞区,一共有7名正在参加株洲市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营的大学生,主动申请留在基层支援防疫。
“00后”大学生拒绝“躺平”。在芦淞区,一共有7名正在参加株洲市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营的大学生,主动申请留在基层支援防疫。来自清华大学的肖勇就是其中之一,协助白关镇做完核酸检测,他又前往株浏高速白关卡口,协助执法人员对来往车辆人员测温,检验健康码、行程码、核酸检测证明。
每天站在太阳底下晒四五个小时,中午就蹲在路口吃口盒饭。镇上的干部看他还是个学生,提出替班,肖勇却笑着说,“我身体素质好,你们给年纪大的叔叔替班吧,我一点都不累。”
“00后”大学生不是娇滴滴。易郡芳的妈妈是天元区韶溪社区书记,防疫工作开展后,她就开始参与了志愿者工作,小区值守、信息录入……样样工作都和妈妈一起冲在第一线。同样和妈妈奋战在一线的还有刘毅,他的妈妈是云龙示范区龙头社区党委委员,8月5日,是他20岁生日,但他一直在忙着布置第三次核酸检测现场,中午仅吃了份快餐,没有蛋糕蜡烛。但是他说,这是他过得最有意义的一个生日。
这次疫情,人们见证了“00”后的成长,更看到了他们的担当与坚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