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攸县 >> 攸县风景 >> 蝶变的攸县泥脚巷能人治村,盘活资源,创树
江桥街道泥脚巷村,和攸县绝大多数村庄一样,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村,村里原来资产资源条件差,村集体收入几乎为零。近年来,泥脚巷村通过换届选举,推选能人治村,盘活村里的土地资源,创建“泥脚巷”农产品品牌,开启了“造血式”发展的泥脚巷模式,由一个集体经济几乎为零的城郊村,一跃成为全县村级产业示范村、集体经济示范村。
位于县城西郊的江桥街道泥脚巷村,全村辖12个村民小组,户人,其中贫困户17户50人,是一个典型的城郊农业大村。村里原来资产资源条件差,村集体收入几乎为零。年,泥脚巷村村支两委换届选举,经过商、办过企业的吴建湘被推选为村党总支书记。
当兵出生的吴建湘,退伍回乡后经过商、跑过运输,年创办水稻种植合作社,成为了全国种粮能手。借助自己种粮的优势和特长,刚当选不久的吴建湘带领村里的党员组长,以村集体和党员组长入股的模式,准备成立攸县泥脚巷村惠联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村里成立股份制农业公司,需要村民投钱入股,这对于很多村民来说还是一件新鲜事,大家的积极性并不高,这是吴建湘遇到的第一个困难。
为了做通大家的思想工作,吴建湘带头入股,同时动员村干部和党员组长入股。在村干部的带动下,泥脚巷村杨梅塘组组长吴文乃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成为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如今,吴文乃不仅成为了公司的股东,并且在公司做事,每年可以获得4.5万元的工资收入。
年8月,泥脚巷村以村集体占股30%,党员组长占股70%的模式,成立了攸县泥脚巷村惠联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流转农田余亩,准备大规模种植优质水稻。公司成立了,农田也流转过来了,可是吴建湘却遇到了第二个难题。
吴建湘说:“当时还是缺少人才,大规模的种植和单户种地是不一样,管理有很大的区别,我就教他们去弄,指导他们怎么去做。”
吴建湘通过手把手给村民传授种植技术和大规模农田管理技术的同时,年惠联公司还购置了插秧机、收割机、播种机等各种农业生产机械设备,从播种到收割,实行全程机械化生产。年公司高标准建设了一条日产60吨大米的加工生产线和一个可以容纳吨稻谷的粮仓,并成功注册了“泥脚巷”商标,真正实现了粮食种植、生产、仓储、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供销服务体系,农业产业链条得到延伸,产品附加值不断提升。
、两年,泥脚巷村村集体收入增收27万余元,同时带动全村余人就业,共发放劳务用工工资5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