攸县

财富地理丨封面志湖南炎帝神农胜迹图记

发布时间:2022/11/23 19:19:59   

本文转自:红网

湖南炎帝神农胜迹图记

图文/赵涛杨玲刘秋香

支持/湖南省茶文化研究会

炎帝,又称神农氏。炎帝神农氏与黄帝轩辕氏并称“炎黄”,被尊为中华民族文明始祖。

炎帝神农是中华农耕文明的开创者和奠基者。“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盖取诸噬嗑”,为中华民族的始兴和繁衍作出了开创性的伟大贡献。

炎帝神农为民治病,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皆口尝而身试之,日遇七十毒而不缀,因误尝“断肠草”而崩葬“长沙茶乡之尾”(即今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鹿原镇鹿原陂炎帝陵)。炎陵县炎帝陵号称“神州第一陵”,上古有祭,西初置陵、唐有奉祀、宋建陵庙、清定形制,盛世思源,弘祖圣德,见证了炎帝神农文化在湖南大地的文脉传承,生生不息,历久弥新。

郑佳明在《炎帝神农与中华文明和湖湘文化》中特别谈到了“神农炎帝对湖湘文化的影响”:从宋代开始,炎帝陵修建于湖南茶陵,祭祀炎帝神农的仪式持续在湖南举行。而恰恰是在宋代,湖南出现了理学的开山祖周敦颐,湖湘之地成为“理学之邦”。这样,由炎帝、舜帝的陵庙所代表的上古道统文化,由周敦颐、张栻等湖湘学者所代表的宋代道学文化,奠定了湖湘道统意识的基础。两个道统,不是外来的,而是本身的。这双重道统文化对湖湘道统意识的建构影响很大,并且表现得愈来愈明显。宋以前,作为蛮夷之地的南楚、湖湘向来是道统意识的边缘化区域,但宋元明清时期的湖湘学人却有强烈的道统担当意识。南宋湖湘学者胡宏、张栻认为周敦颐是孔孟道统的“道学宗主”,正是体现了湖湘学人的道统担当意识……“圣代崇陵寝,南邦奠古皇”的炎帝陵在为湖湘士大夫树立道统为核心的文化自信做出了重大贡献,通过湖湘学人的道统担当意识的确立,推动并完成了中华文化到湖湘地域文化的历史建构。

“湖南炎帝神农胜迹图志”人文专题着力以历代方志文献所载为依据,古今互鉴,钩沉炎帝神农辉映在湖湘大地的历史文脉,全面落实湖南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的意见》,为建设文化强省、助推乡村振兴,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凝聚人文力量。

炎陵县,原名酃县,始建于南宋嘉定四年(),隶属茶陵军。元至元十一年(),废茶陵军,隶属衡州路(府)。年以后,酃县先后隶属衡阳专区、湘南行署、郴县专署、湘潭专署、湘潭地区。年7月,改属株洲市辖。年4月,因炎帝神农氏安葬于县西鹿原镇鹿原陂,报经国务院批准,改酃县为炎陵县。

——清·谭楚颋《炎陵山水记》

自宋慕容延钊平湖南,而人持两火之梦入感艺祖,于是炎帝之陵始著吾酃。颋初至其间,见夫若山若水,孰为趋承,孰为结构,未能悉也。厥后游览自适,遍历神区,而后恍然有得矣。盖自南赣,历两桂,知岭表之山势自南来,以达于茆花岭者,为陵远导。而吴西吉州之永新、永宁两邑山势东来者,为陵右翼。其龙泉山势,南联万阳峙霞桥而立者,为陵左翼。故形势家谓陵与粤东之南华寺地脉相通,诚然。若夫洣水会云秋水而合流,则襟带也。匡庐与衡岳山麓绵亘,缀于云秋之山,则树屏也。登陵而望,千岩万壑,皆如搢笏罗拜,洵非继天立极之圣人,乌足以当此!

炎帝陵山灵水异,邑人罗士彝《炎陵山水记》载:昔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矧帝王托迹之所哉!然山水有奇观而胜迹终湮者,地处僻远而游人罕至也。炎陵古树阴翳,异卉纷披,而山势起伏蜿蜒,星罗棋布,俨为金城巨观。黄杨两峰对峙,又不啻列幢,盖朝至尊焉。水绕陵前,襟带江流,则有武夷九曲之势,瞿塘澎湃之状。

“炎陵十景”即:味草凝芳、石龙鼓髻、云秋雨霁、晓阁烟岚、芳洲春锦、禽鹿和音、空樟洞明、虬张灵木、龙潭鱼跃、异树飞香。

清乾隆《卷之二·山川》载“鹿原坡(陂)”:在县西三十里,即炎帝陵所在。坡周二里许,前临洣水,纡萦如带,群峰拱卫,叠嶂回环,古木苍藤,阴翳盘结,山云出没,盛夏生寒。

清乾隆《酃县志》“卷二·山川”载“崖阴山”:在县西十五里,相传炎帝诞生之所。殿宇轩昂,有神像存焉。下山霍姓所居,族众建殿,捐田四亩,零供香火。

炎帝神农故里尚无定论,湖南怀化阳国胜有“炎帝故里——会同新说”。

炎帝陵祭典分为官方祭祀和民间祭祀两种,历代以来香火鼎盛,绵绵不绝,延续至今。

明洪武四年(),太祖朱元璋遣官国史院编修雷燧致祭:朕生后世,为庶民于草野之间。当有元失驭,天下纷纭,乃乘群雄大乱之秋,集众用武,荷皇天后土眷祐,遂平暴乱,以有天下,主宰庶民,今四年矣。君生上古,继天立极,作烝民主,神功圣德,垂泽于今。朕典百神之祀,考君陵墓在此,然相去历年久远。朕观经典所载,虽切慕于心,奈秉性之独愚,时有今古,民俗亦异。仰惟神圣,万世所法,特遣官奠祀修陵。圣灵不昧,尚祈鉴纳。

“炎帝陵祭典”入选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获评“全球最具影响力十大根亲文化盛事”。

厥初吾祖,勋懋德彰。年9月23日,由湖南省人民政府主办的辛丑年祭祀炎帝陵典礼在中华民族始祖炎帝神农氏陵寝圣地——炎陵县炎帝陵举行。

茶陵,古有“界三路(湖南、江西、广东)襟喉”之称,扼湘赣要冲、历史悠久。

秦嬴政二十六年(前)茶陵置县,治所含今茶陵、炎陵两县全境,属长沙郡。西汉高祖五年(前)属长沙国。元朔四年(前)改为茶陵侯国。太初元年(前)废侯国,复置县。新朝王莽元年(9)易名声乡。东汉建武六年(30),废声乡,复名茶陵县,隶荆州长沙郡。建武十二年(36),改属临湘侯国。建安十三年(),属刘备辖地。二十年(),属孙权辖地。晋太康元年()属湘东郴。南北朝刘宋王朝之后,先后为萧梁、陈梁辖地,均属衡州。隋开皇九年(),茶陵与攸县、阴山、建宁等县并为湘潭县。唐武德四年(),废除湘潭县,复置茶陵县、属南云州。贞观元年(),茶陵与阴山、建宁、安乐、新兴筑具并入攸具,为衡山郡辖。圣历元年(),复置茶陵县,属衡山郡。天宝元年()至五代后周,均属衡州辖地。北宋乾德元年(),为衡阳郡辖。南宋绍兴元年(),改属衡州。绍兴九年(),升县为军。嘉定四年(),析康乐、霞阳、常平3个乡,置酃县(今炎陵县)。元初废军为县。至元十一年()属衡州路。十九年(),茶陵升县为州,直属湖南道。后改属衡州路。明洪武元年(),属潭州府。洪武五年(),废陈州为具,改属长沙府。成化十八年()。茶陵升县为州,直至清末,隶属长沙府。

年9月至年10月,茶陵县属衡阳专区。年11月至年6月,茶陵改属湘潭专区。年7月,改属株洲市。

清同治《茶陵州志》“卷之十二·古迹”载“帝榆罔封地”:榆罔名参卢,居空桑,蚩尤逐之。黄帝杀蚩尤,乃封榆罔于路(注:路,露也)。今茶陵州露水有露岭,盖初封在此。

清同治《茶陵州志》“卷之十一”载“炎帝庙”:旧志不详其处,《通志》:在州北太和山,前后两殿,前祀神农,后祀赤松子,以汉张子房祔,今久废。

史载,茶陵县有多处炎帝庙。今仅存潞水神背神农殿。

清乾隆《酃县志》“卷之十二·炎陵志·胜迹”载:茶陵睦乡有潞水兆,相传帝先卜葬于此,弗吉,乃归栖鹿原。今潞水尚有古坑,土人犹呼为“天子冢”云。

清光绪《湖南全省掌故备考》“卷十四·祠庙”载“炎帝庙”:(酃县)西炎陵旁,宋乾德五年建,六年以祝融配食,九年诏移庙就县去县五里。淳熙十三年,仍移陵侧。

清《钦定四库全书》“茶经·卷下·六·茶之饮”载:“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中国最早的中药学著作《神农本草经》言:“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荼即茶。炎帝神农被尊为“茶祖”,今茶陵县建“中华茶祖文化园”。资兴市《炎帝与狗脑茶的传说》等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醴陵先农坛,又名神农殿,初创于清雍正五年(),位于县城北郊,道光六年()毁圮于大水。清光绪三十一年(),改建先农坛于醴陵城东东正街今址。

嘉禾,明属桂阳、临武县地。明崇祯十二年()始置嘉禾县,县治设禾仓堡。清顺治九年(),嘉禾属衡州府。清雍正十年()改桂阳州为直隶州,临、蓝、嘉三县不隶衡州府,而属直隶州。年12月,蓝山县与嘉禾县合并为蓝嘉县。年5月,蓝嘉县分设为蓝山县和嘉禾县。

民国《嘉禾县图志》“卷山·山系”引述王万澍《衡湘稽古》所载:《管子》曰“种五谷于淇山之阳,九州之人乃知古食”,淇田即骑田岭也。秦戍五岭,此第二岭。长沙地脉发于淇田,故谓淇田之阳,桂阳北有淇江,其阳有嘉禾县。嘉禾,故禾仓也。炎帝之世,天降嘉谷,神农拾之,以教耕作,于其地为禾仓,后以置县云。

丙穴,位于嘉禾县城西九老峰山麓,“丙穴瀑练”是嘉禾旧八景之一。洞内钟乳石千姿百态,传说有皇帝楼,上有金銮殿、金交椅、金鸡埘,即炎帝神农栖居处。

安仁县,位于湖南省东南部,郴州市北部。东接茶陵县、炎陵县,南邻资兴、永兴,西连衡南、耒阳,北接衡东县、攸县,素有“八县通衢”之称。唐武德年间置安仁镇,初属潭州,后属衡州衡阳郡。五代十国年间,后梁时属楚,后唐时属衡州衡阳郡(安仁场),后唐清泰二年()割衡山的宜阳、熊耳二乡归安仁管辖。宋时属荆湖南路衡州衡阳郡,乾德三年()升场为县,因“仁者安仁”而得县名。元代属湖广行中书省衡州路,后属湖南道。明朝属湖广布政使司衡州府。清朝先属湖广省(治武昌)衡州府,后属湖南省(治长沙)衡州府,康熙二十七年()划茶陵部分土地归安仁管辖。

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安仁县初属湖南省衡阳专区,年11月划属湘南行政区,年7月划属郴县专区(年8月更名郴州地区)。年2月8日经国务院批准划属株州市管辖,同年7月13日经国务院批准,由株洲市划回郴州地区。年5月,郴州地区撒地建市,安仁县属郴州市管辖。

清同治《安仁县志》“卷之二·地舆·井泉”载“洁爱泉”,清康熙间知县陈黄永建洁爱亭一座,清代“泉亭珠涌”成为安仁八景之一。北面山上为白衣庵、神农殿所在地。

年,安仁在县城东南凤冈山新建一座神农殿。年3月,安仁县人民政府举行“中国·安仁春分药王节暨神农殿落成典礼”。

由祭祀神农衍生而来的安仁“赶分社”民俗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作为“二十四”节气的子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清乾隆《酃县志》“卷之十二·炎陵志·胜迹”载:陵西北十余里有药湖,属安仁境,相传为炎帝洗药处。

安仁县素有“神农故都”“南国药都”之称,药湖寺、药湖、九龙庵、三柱塔、义海寺、神农殿、香火堂等神农圣迹熠熠生辉。

汝城县,位于湖南省东南部,地处湘、粤、赣三省交界处,素有“鸡鸣三省,水注三江”之称。自东晋穆帝升平二年()置县,汝城至今已有多年的历史。

史传,神农作耒耜于汝城耒山。

北湖区位于湖南省南部,郴州市中部,五岭之一的骑田岭北麓,东、北与苏仙区接壤,南与宜章县、临武县交界,西与桂阳县相邻。因城区有一处面积为12.5公顷的古湖——北湖而得名。

明万历《郴州志》载“白石岭”:在州西南三十里,高十五里,周回五十里,峰峦秀爽,支派盘叠,世传为州治发龙之祖山。

白石岭,又名白石仙,位于郴州市北湖区石盖塘街道白石岭村,有古代的石砌神农殿。

明弘治《衡山县志》(民国重印)“卷三·古迹”载:圣境在白云峰之西、清岑峰之东。朱陵之灵台,太虚之宝洞,乃朱陵大帝栖真之所也。

清《衡湘稽古》载:炎帝氏以火纪,故为火师而火名,……衡湘传闻曰:帝自曰朱,故衡山为朱帝游息之地,有曰朱陵洞天。

南岳水帘洞古名朱陵洞,“水帘洞之奇”历来被誉为“南岳四绝”风光之一。传说南岳朱陵洞与衡阳石鼓山朱陵洞相通,乃神农炎帝栖真之所。在石鼓山的为朱陵后洞,在南岳的为朱陵前洞。

宋代《洞渊集》载:南岳衡山,高四千一十丈,洞周回二千里,名朱陵太虚之天,即神农赤帝治南岳,昔上帝降玉册宝印,赐生真君,永镇灵岳,即吾皇比寿之山。上应翼翰机衡之精,故为之衡,下镇楚地之分,系衡州衡山县。

清光绪《湖南全省掌故备考》“卷五·山川一”载“朱陵洞”:县北,道书第三洞天,曰朱陵洞天,即此。一名水帘。山上有泉至洞门作垂帘状,朱子诗曰:诗成天柱峰头月,酒醒朱陵洞里天。

(原载于《财富地理》2年9月网刊)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255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