攸县

太史慈能打过五虎上将中的哪一位他在长沙跟

发布时间:2022/12/25 19:54:23   

蜀汉有五虎上将,曹魏有诸曹夏侯五子良将,跟《三国演义》里的这些曹魏蜀汉名将相比,江东孙权麾下众将,基本都变成了打酱油的路人甲乙。东吴的将军们出场,经常是两人一伙,比如蒋钦周泰、丁奉徐盛、韩当黄盖,让人一看就想起了《水浒》中的董超薛霸。

东吴诸将虽然总是组团出现,却经常被五虎上将中的任何一个虐成菜鸟。他们碰上关羽张飞赵云,连出手的勇气都没有。这时候问题就出来了:江东诸将那么菜,孙权又怎么有资格跟曹操刘备三足鼎立?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咱们就挑一个比较有名的东吴名将来比较一下,看看太史慈能打过五虎上将中的哪一位。比较之下我们就会得知,关羽可能也打不过太史慈,黄忠跟关羽对决略占上风,而他跟太史慈单挑谁能赢,正史中也是有答案的。

黄忠跟关羽对决略占上风,当然是《三国演义》中的说法:四十多岁,正在当打之年的关羽关云长,对阵年近六旬的黄忠黄汉升,大战一百回合,黄忠刀法全无破绽。再打五六十回合,黄忠马失前蹄。

如果黄忠不跌倒,关羽的拖刀计能否奏效,也是个问题——黄忠也是个用刀的行家,应该也会拖刀计,关羽未必真能砍了他。

关羽悍勇无比,但是有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眼神不好,经常中箭。纵观关羽一生战绩,就会发现他成了最好的箭靶子:过五关斩六将的时候,洛阳太守韩福“闪在门首,尽力放了一箭,正射中关公左臂”;关羽的左臂旧伤痊愈又添新伤,被庞德一箭,又射中了左臂(《三国志》说是“射羽中额”);攻打襄阳城,曹洪欺负关羽眼神不好,指挥弓弩手一轮齐射,关羽右臂也中了一毒箭,这才有了后来的刮骨疗毒。

关羽的眼睛有什么问题,这个不好猜测,但他总眯着眼丹凤眼,表现出一副目中无人的架势,未必是骄傲。很多人见了熟人也不打招呼,并不是有多牛气,而是眼神不好没认出来。

面对用刀高手和箭术行家黄忠,关羽被克制——如果黄忠用长枪或大斧,结果可能就不一样了。

年近六旬的黄忠跟关羽对决至少平手甚至略占上风,如果黄忠跟关羽对决的时候也是四十多岁,获胜的可能就更大。那么黄忠跟东吴名将太史慈对决,谁能打赢呢?

这个问题咱们要从三国正史中去找答案,从三国正史中去找答案,也并不算欺负人:《三国演义》的全名叫做《三国志通俗演义》,也就是说,它来源于《三国志》,这两本书是可以互相印证补充的。

之所以拿黄忠跟太史慈比较,是因为在《三国志》里,这两个人是曾经打过交道的。

按照《三国志》卷三十六和卷四十九的记载,太史慈是当时有名的神射手,曾经一箭将敌人的一只手钉在城楼横梁上——这才叫远距离精准狙击。

太史慈酣斗小霸王,这个读者诸君耳熟能详,这里就不啰嗦了,咱们还是来看看太史慈和黄忠两个人的交集。

话说当年荆州刘表手下也并不是没有能人,比如杀了碎嘴子祢衡的大老粗黄祖,也曾把孙权的父亲、江东猛虎孙坚围殴致死。

除了黄祖之外,文聘、蔡瑁、蒯越等人,也都很受曹操重视。刘表的儿子没有一个出色的,被曹操藐视为“豚犬”,但是刘表有一个侄子很厉害,厉害到让小霸王孙策呀很头痛。这个人名字叫刘磐,刘磐部下有一个中郎将,叫做黄忠黄汉升。

读者诸君都知道,在三国鼎立之前,中郎将就不小了:刘备带着关羽张飞投靠曹操,也只有张飞被封为中郎将,当时的关羽连中郎将都不是——关羽是被擒之后才被封为偏将军的。赤壁之战的时候,鲁肃连中郎将都不是,他是以赞军校尉的身份担任的东吴军参谋长。

中郎将黄忠跟着刘磐一起驻守长沙攸县,他们的任务就是袭扰东吴。刘磐黄忠屡战屡胜,“江表十二虎臣”中还没有谁能打得过刘磐和黄忠。

被刘磐黄忠搅得昼夜不得安宁,孙策就想起了东莱太史慈:“你能打过我,估计也能拿下刘磐和黄忠。把海昬、建昌左右六县都划归你管,兵源物资你随便调配,挡住这两个麻烦制造者就行。”

东莱太史慈没有辜负小霸王孙策的厚望,几次交手之后,刘磐消停了:“磐绝迹不复为寇。”

“磐绝迹不复为寇”,这七个字包含了很多信息,其中最重要的信息,就是后来在刘备麾下“常先登陷阵,勇毅冠三军”的黄忠黄汉升,也奈何太史慈不得,只好采取守势。

刘磐的“骁勇”在当时是很有名的,黄忠的老辣,也是人所共知。刘磐和黄忠联手,也被太史慈打消停了。请读者诸君想一想,太史慈是不是比黄忠还厉害?

这时候我们就可以比较一下了:太史慈以一人之力抗住了刘磐和黄忠,说明他单挑技能和神射之术,应该不在黄忠之下。

太史慈比刘备小五岁(刘备生于年,太史慈生于年),应该也比关羽小一些,所以这两个人对决,胜负还真是难以预料:关羽万马军中斩颜良,太史慈单枪匹马酣斗小霸王孙策,这两位后汉三国名将没有正面对决,给我们留下了太多遗憾。

因为《三国志》和《三国演义》都没有记载,所以这个问题只能有请读者诸君来解答了:年龄相仿的关羽跟太史慈正面对决,谁会最后胜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283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