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攸县 >> 攸县风景 >> 攸县昔日将军村产业转型乡村振兴迈向新征程
红网时刻7月5日讯(彭亮霞)位于攸县东北边陲,罗霄山脉中段的黄丰桥镇樟井村是当地有名的将军村,也是攸县14个湘赣边区乡村振兴示范村之一。在产业转型、乡村振兴的号角中,樟井村抢抓湘赣边区乡村振兴发展机遇,不等不靠,走出了一条从靠山靠天吃饭到生态种养的偏远山区转型发展道路,乡村振兴迈向新征程。
鲈鱼养殖让山区村民笑起来
烈日炎炎的6月,走进黄丰桥镇樟井村,山峦跌宕起伏,满眼翠绿,山风里夹杂着清凉。山谷里,当地村民正忙着投放今年第一批鲈鱼苗。两个手指大小的鲈鱼苗,在村民的精心呵护下,从一山之隔的温水村来到樟井村的鲈鱼专用养殖池。
“鲈鱼对水质要求很高,我们樟井村的水,是黄丰桥政府水源地,天蓬岩水厂的一个分流,所以我们就选择这一块的水养比较高端点的鱼。这里的水比较恒温,冬天也有17到18度,鱼很适应这个环境。”攸县途途乐种养合作社社长廖金志表示,由于樟井村地处海拔千米以上的高寒山区,樟井村的平均气温要比城区低好几度。正是这独特的地理环境,让村里的老百姓萌生出了养殖鲈鱼的想法。
樟井村养殖的鲈鱼为加州鲈鱼,20世纪80年代引入我国。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鲈鱼成为继青鱼、草鱼、鲢鱼、鳙鱼等传统四大家鱼之后开始走俏市场。黄丰桥镇樟井村村党总支书记陈望顺告诉,樟井村的本地企业攸县五行泉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一直是从事鲈鱼养殖,从鲈鱼的种苗到后期养殖,技术过关,通过村企合作,让老百姓真正感觉到乡村振兴的甜头。
目前,樟井村途途乐种养合作社第一批投放了10万尾鲈鱼苗,养殖期一年,明年的这个时候这批鲈鱼苗正式上市。攸县途途乐种养合作社社长廖金志跟我们算了一笔账,每条鲈鱼的养殖成本大概8.5元,按现在市场行情,每条鲈鱼上市可以卖到20到25元,养殖十万尾鱼的成本85万元,除去成本算下来有多万的利润,到了明年的这个时候,就有多万的利润到樟井村老百姓的口袋里。今年樟井村计划养殖鲈鱼35万尾,预计收入万元。
成立种养合作社让村民口袋鼓起来
黄丰桥镇樟井村位于攸县与江西萍乡交界的东部山区,村里峰峦重叠,山多地少,由原来的老樟井村和坪丰村合并而成,全村28.43平方公里,共有11个村民小组,户,人,是典型的偏远山区村庄。“老百姓谋生的手段比较单一,全靠樟井村原来的工矿企业进行务工,或者外出务工来保障基本生活。”黄丰桥镇樟井村村党总支书记陈望顺告诉。
近年来,随着煤矿企业的关停并转,攸县吹响了产业转型的号角。全县产煤重镇黄丰桥镇党委政府做出决策部署,全镇所有村庄必须要实现产业转型。借助这个机遇,樟井村支村两委研究决定,充分利用好当地的绿水青山发展种养殖产业。今年3月份,村里通过村集体和党员组长村民代表入股的形式,成立了攸县途途乐种养合作社,把村里所有的原来抛荒的土地,全部集中流转起来,把土地分为几大块做出了规划,第一块西瓜种植,第二块蔬菜综合园开发,第三块黑木耳种植,以此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黄丰桥镇樟井村村民陈建亮表示,像我们这种山坳里,只能是利用荒山荒地,搞种养,才能把闭塞的乡村搞活经济。
攸县民爆公司驻樟井村乡村振兴第一书记丁迪岩告诉,“抓住这几个产业,一是解决了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另一个方面给老百姓带来产业分红。通过产业振兴这条主线来发展乡村振兴,带动其他的文化振兴,生态振兴。”
近现代以来,樟井村共走出少校以上军衔10人,其中少将军衔3人,是当地有名的将军村,在产业转型、乡村振兴的号角中,如今樟井村不等不靠,走出了一条从靠山靠天吃饭到生态种养的偏远山区转型道路,乡村振兴迈向新征程。
作者/来源:红网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