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攸县 >> 攸县风景 >> 基层医疗机构壮骨强筋市民看病不再舍近
株洲日报记者刘琼
通讯员/朱卫健
在家门口看病不省心,医院看病又太费神,看个小病要跑几十分钟路……如今的株洲,这种情况有了根本性转变。
近年来,我市不断夯实基础,为基层医疗机构“壮骨强筋”,打通了百姓就医的“最后一公里”,让百姓看病不再“舍近求远”。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硬件升级
6月9日上午11时,夏日炎炎。走进天元区三门镇湖坪村,绿水青山间,一栋红墙建筑惹人注目,该村新建的村卫生室便设在其中。
在这个约平方米的村卫生室里,诊断室、药房、公共卫生室、留观室、处置室等合理布局,电脑、药柜、诊断床等设施一应俱全,各类常见药物种类齐全,统一设计的标牌、宣传牌、公示牌一目了然。
趁着没有村民来就诊的空当,村医肖艳飞蹲在一块小黑板前,用粉笔工整地书写有关糖尿病的健康知识。
“村卫生室虽小,却是打通村民就医‘最后一公里’的重要阵地。”肖艳飞有些自豪地说,自从有了村卫生室,该村村民有个头疼脑热再也不用绕远路跑到镇卫生院去就诊了。
去年,像湖坪村一样,我市其他10个行政村也先后新建了村卫生室。这意味着,我市实现了行政村卫生室“空白村”清零。
这只是我市不断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株洲在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硬件上狠下工夫。除了实现行政村卫生室“空白村”清零,医院、中医院和个贫困村卫生室完成了标准化建设,有贫困人口的县市区设置了一所二甲服务能力的公立医疗机构。
强化人才培养,队伍升级
“您的血糖有点高,要记得按时吃药,明早过来复查。”6月9日上午10时,在天元区三门镇响水村卫生室,完成血糖监测后,29岁的村医高玄对村民唐金满再三医嘱。
开门不到2个小时,村卫生室就迎来了3位村民。测血压、测血糖……高玄忙得不亦乐乎。看着他穿梭不停的身影,唐金满竖起了大拇指:“莫看他年轻,还有两把刷子呢!”
高玄是地道的响水村人。8年,从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毕业后,他回到村卫生室,成为目前天元区最年轻的村医。
年纪轻轻,为何愿意扎根农村?高玄自有他的考虑。
响水村有多人,其中有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余人,这些人是他的重点服务对象。按照规定,村医提供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就能获得相应的财政补贴,加之基本药物补助等,一年下来,高玄至少有6万元收入。
除了待遇有保障,成长空间也更大了。去年,天元区卫健局特意选医院内科进行跟班学习一年。
为了激发基层医疗机构的活力,早在年,株洲就启动了乡村医生“订单式”培养计划。截至目前,我市已定向培训村医余人。此外,为提升基层医生的“含金量”,各县(市)区也相继推出举措。例如,醴陵市卫健局自筹资金加强对全科医生的培训,芦淞区每月都会举办一期全科医生学术沙龙。随着这批新鲜血液的注入,基层医疗机构也在重焕生机。
强化对口帮扶,服务升级
“这个政策好,在家门口也能有市里的专家为我们看病,既省钱又方便。”近日,医院,医院心血管内科的专家来此坐诊,当地不少村民赶来挂号。
据悉,每周的星期天,医院都会选派3至5名科室骨干到该院坐诊。
这样的“牵手”在株洲已不是新鲜事。
为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近年来,我医院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结队帮扶制度。截至目前,全市已组建各类医联体69个,涉及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家,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参与医联体达93%。如今,在炎陵县和攸县的不少乡镇,百姓都流传着一句话:“周三赶集到集市,医院。”
“大手”牵“小手”,也让更多的百姓看病不再“舍近求远”。数据显示,我市的县域就诊率从5年前的75%上升到现在的9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