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攸县 >> 攸县经济 >> 攸县把群众的诉求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新湖
把群众的诉求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
--攸县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重要思想为民解难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胡小平
“等待5年的湘上院新房钥匙终于到手了!”攸县湘上院业主李维国老人脸上洋溢着久违的笑容。不久前,他与湘上院邻居们给当地县委、县政府还送上了一面锦旗!
攸县湘上院项目设计套商品房,住宅面积.84平方米,因开发商股东内部纠纷停工3年之久,出现了无法向业主如期交房和拖欠民工工资等诸多问题,购房业主和民工多次到市、县上访。问题出现后,攸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成立湘上院信访问题处理领导小组,介入项目后续工程的监管,协调解决民工工资、股东纠纷、清查销售情况、释放公司资产、沿江大道配套设施建设等遗留问题,筹集项目建设资金。经过两年的努力,湘上院项目商品房都已峻工交房,购房业主领到了新房钥匙。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重要思想指出信访工作要“为民解难,为党分忧”。攸县致力把群众的诉求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规范信访秩序,提升工作水平,推行枫桥经验,就地化解矛盾,整体成效较为显著。年前10个月,全县化解信访积案件,进京越级访同比下降87%,到市赴省访同比下降50%,社会大局整体和谐稳定。
领导干部应“接”,畅通信访渠道
攸县辖17个镇(街道),总人口82万,是人口大县,也是信访大县,有退伍军人4万余人,企业改制下岗职工2万余人,登记在册农村矽肺人员余人,城镇化进程中遗留的信访问题较多,社会矛盾突出,信访维稳压力很大。
“老大难、老大难,老大带头就不难”,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直面群众诉求,既有利于推动问题解决,也有助于增强群众信任。为了更好地畅通信访渠道,攸县重视定期接访,在县委机关设立了群众来访接待中心,县委书记、县长每月轮流公开接待来访群众1天,其他县委常委、副县长、政协、人大等县级领导每个周一、周三轮流坐班接访,乡镇(街道)主要领导、县直各职能部门一把手做到随访随接,及时回应群众关切。
各单位严格执行重大信访事项报告制度,对于涉军、涉企等有越级上访苗头的重要群体,及时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及分管副县长,提出工作建议及接访化解稳控方案,主管县领导主动约访,做好疏导教育工作,确保将人员稳定在县内。今年来共报告农村矽肺群体等17项重大信访事项,都通过领导约访稳控化解到位。
在严格执行坐班接访的同时,推行主动下访和陪访。按照县级领导、县直部门对点联系乡镇(街道)安排,各级领导干部针对一些信访突出问题,带头进点调查,现场办公,与上访群众加强沟通,寻求共识,解决问题。桃水镇铭升化工厂的环境污染问题,周边居民反映强烈,多次上访投诉,分管副县长带领导职能部门实地调查了解情况,取水化验核实诉求属实后强制关停该厂,政府立项架设自来水解决周边村民饮水问题,嬴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对于群众反映强烈,而本级部门又无法解决、答复的诉求,实行“明确专人、向上反映、争取解决”的代理办法陪访。攸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教育局、交通局等就优抚安置政策、民办教师待遇、三线民工诉求等问题陪访到省市职能部门,既保证了信访秩序,又能赢得了群众理解和信任。
规章制度肃“纪”,压实处访职责
年8月16日,攸县县委政法委会议室领导表情严肃,讲话内容直指工作短处和不足,与会人员神情整张,表态发言充满自责和歉意,信访维稳约谈会议在这里举行。
任何工作责任到人了,工作才会到点,落实才会到位。为了立规明矩,压实责任,做到不出现“打板子找不到屁股”,攸县制定出台“关于特护期信访维稳工作责任追究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信访工作的实施意见”等信访工作文件和制度。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明确一把手负总责,分管副职具体抓,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攸县每月对排查出的信访不稳定因素和重点问题进行梳理预安,定期由县主要领导集中交办,要求各承办单位和责任人限时办结。今年全国“两会”和建国70周年特护期责任交办会上,县委书记向各责任单位和县级领导交办了58个信访突出问题和名涉稳重点对象,要求包案领导包“掌握情况、包解决问题、包教育转化、包稳控劝返、包帮扶救助”,落实了责任,确保了工作效果,实现了特护期进京非接待场所上访零登记。结合信访维稳“三无”创建活动、信访积案“百日攻坚”行动,对一批时间长、难度大、影响深的历史遗留问题,特别是一批不断引发重复越级上访的“骨头案”“钉子案”,县委要求在职县领导每人牵头化解一个信访问题,今年18名在职县级领导共包案化解多次进京上访的重点人员周某某等21个信访突出问题。
工作水平求“高”,实现双向规范
培养一流的队伍。每年定期选派一批新提拔的干部到县信访局接受为期2个月的挂职锻炼,切实增强干部的群众观念和法制观念,提高干部的社会管理能力和群众工作水平,同时为全县信访工作储备了后备力量。每年坚持举办一到两期信访干部培训班,邀请相关专家进行授课,针对法律法规、信访工作业务等内容进行专题讲解,信访干部的整体业务素质得到了提升。
打造规范的工作。信访局每周定期邀请有关职能部门、法律顾问召开信访案件分析碰头会,对本周来访和网上信访情况进行分析,针对复杂个案的诉求是否合理,责任单位办理是否规范,怎样依法分类处理等内容进行研讨,规范办理程序,确保程序、实体公正。编印《信访工作法律法规汇编》,将信访常用法律法规及政策汇编成册供信访工作人员参考学习,将初信初访办理、复查复核终结的有关文书和表格制成电子文档模版,规范各单位办理行为。制定《攸县信访局接待处理群众来访工作规则》规范接访服务标准,提升服务质量。推行诉访分离,设立涉法涉诉接待中心,由政法委牵头管理,公、检、法等部门入驻参与接待,涉法涉诉信访从受理环节开始统一归口,纳入法治化轨道。
维护正常的秩序。通过电视节目、宣传栏、宣传资料等方式宣传信访法律法规,提高群众的知晓率和参与度,引导群众依法有序合理表达诉求。针对当前群众中存在的信“访”不信“法”,相信“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等不良思想,加强对信访人疏导教育,帮助其理性表达诉求。坚持以诉求解决和行为规范“两手硬”的要求,对上访中的违法行为由公安机关做好教育训诫、证据固定等工作,触犯法律的依法追法律责任。
长效机制布“防”,做好源头管控
信访问题宜疏不宜堵,宜解不宜积。新形势下,各类新老问题持续交织,信访矛盾越加多发,做好信访工作尤其需要从事后处理向源头治理转变。攸县信访工作从医其受病之处,塞其起弊之源着手,建立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矛盾纠纷排查机制》《情报信息预警机制》《信访工作定期通报机制》,做好源头管控,着力推进信访工作常态化。
近年来,攸县对重大决策、重大活动、重大项目建设进行先评估,再实施,全县没有因决策不当产生新的矛盾纠纷,引发群体性越级上访事件。推行枫桥经验,村级每周排查,乡镇和部门每月排查,将信访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确保小事不出乡,大事不出县,矛盾不上交。做实访情预警,在村(社区)、村民小组设信访信息联络员,延升信访网络,县网宣办、公安、国保等管理部门切实履行网络信访维稳责任,突出加强对网络、手机、短信等宣传媒介的巡查力度,实施24小时监控。各级各部门每天安排一名领导带班,实行24小时值勤,做到“日查、日看、日报告”。县信访联席办每周对全县进京、赴省、到市、来县访情等情况及时进行通报和预警。每月末汇总全县上访情况、信访工作开展、信访形势研判、县领导接访约访、复杂疑难信访事项化解等情况,编发《信访工作动态》通报全县,促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