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攸县 >> 攸县新闻 >> 湖南攸县门前三小促基层大治
红网时刻株洲12月9日(通讯员吴辉兵熊英杰)近年来,攸县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乡村振兴的“二十字”方针要求,始终坚持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两手抓、一齐硬”,结合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独创了“门前三小”(指建在老百姓家门前的小广场、小书屋、小讲堂)。这一有形的文化载体,精准破解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场所谁来建、建好怎么用、用完如何管等系列症结问题,有效打通了为农服务“最后一公里”。
尝试摸索悉心播下“三小种”
攸县地处湘东南部,平方公里,辖17个镇(街道),个村(社区),82万人口,素有“梅城”之称,是中南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攸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先后荣获全国生态文明县、全国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全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县、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和湖南省经济十强县等荣誉称号。在物质文化生活得到充实后,广大民众又开始了对精神文化世界的孜孜追求和不懈探索。
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自古崇尚文明的攸县人民,经济殷实之后迫切期望过上丰富的文化生活、拥有健康的身体、掌握先进的技术、传承纯朴的风尚。步入新时代后,基层党员群众对农村公共服务和精神文化的需求更是越来越多,要求也越来越高。民之所向,政之所为。多年来攸县县委、县政府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积极探索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路径,先后成功打造乡村大舞台、农家书屋、五星文化站、百姓讲堂、综合服务中心等一批省内、省外颇具影响的农村公共服务品牌,年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更是升级成为全国试点县。
坚持以典型示范为引领。年,由退休返乡老教授夏昭炎领衔创办的“门前三小”在攸县石羊塘镇谭家垅村高桥组诞生,一时之间,“孩子们在书屋阅读、乡亲们到讲堂上课、农妇们去广场健身”的模式被“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千万”,中央电视台对此还进行了专题报道。攸县县委、县政府乘势而上、顺势而为,认真总结高桥“门前三小”建设经验,年印发出台《攸县“门前三小”工程建设实施意见》,制定专用logo和宣传标语,采取以点带面、分步实施的方法在整县全面铺开“门前三小”工程建设。到年底,全县建成“门前三小”工程个,打造示范点60余个,小广场总面积21.9万平方米,小书屋、小讲堂合计面积1.72万平方米,共计收藏各类书籍18.6万册,拥有体育健身器材件,书架课桌18.6万件,成立歌舞队、体艺队以及文化、科技、法律演讲团队个。
坚持以多元活动为载体。经过近10年的实践探索,攸县“门前三小”形成了活动组织灵活多样,群众参与各有所获的良好局面。从活动时效看有阶段性活动,也有经常性活动;从组织方式看有自主分散活动,也有统一集中活动。活动内容更是丰富多彩,既有以充实业余生活,增强民众体质为主的唱歌、跳舞、看电影、玩腰鼓、打太极等文体活动;也有以增长知识、拓展视野为主的读书看报、文化讲堂、技术讲座等学习活动;还有以交流生活经验、畅谈人生感悟为主的聊天活动,多元化农家生活彻底取代了农民千百年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单一生活“打开”方式。截止年,攸县“门前三小”共组织开展各类活动余场次,真正实现了把服务送到村民“门口”,把文化种在群众“心中”。
因地制宜全域开出“文明花”
在建设“门前三小”的过程中,攸县因地制宜,始终坚持“四不”原则,定好位、设好计、把好关,切实让“文明之花”开遍“攸州大地”。
分类实施,发展不求“齐步走”。针对“门前三小”工程建设,虽然制定指导意见和奖补办法,但不下达指令性计划和建设任务目标,并在“意见”中明确“门前三小”建设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不搞盲目的“一刀切”,不求虚假的“齐步走”。对“三小”文化场所的产权,小书屋、小讲堂的建筑结构、建设年限、装修标准不作硬性规定,“门前三小”工程只要覆盖人口在人以上,小广场面积在平方米以上,小书屋和小讲堂面积在20平方米以上,经验收合格均可纳入奖补范围,享受县直相关部门单位配送的相关器材、设备、图书等,并予以授牌。其中建设规范、运行良好、效果突出的,还将被评定为“门前三小”工程示范点,给予2-7万资金支持。截止年底,有关单位累计为“门前三小”配送各类文体设施用品1.2万余件,农村文化活动阵地基础得到进一步夯实。
民办公助,工作不演“独角戏”。“门前三小”建设是一项点多面广,工作量大,需要投资较多,后续管理任务较重的复杂工程,单纯的政府主导模式显然不再适用。必须紧紧依靠群众、广泛发动群众、充分激活群众,按照群众自行建设、自主管理、自我服务原则,最大限度释放基层自治的能量。到年底,全县群众无偿腾出房屋间,合计多平方米支持改建小书屋、小讲堂,主动让出土地余平方米用于修建小广场;广大群众、在外务工经商人员以及成功人士、有识之士共计筹资多万元,支持“门前三小”工程建设。同时,县乡财政在运行极其困难的情况下,投资多万元,通过以奖代拔方式扶持鼓励工程建设,并积极组织党员教育师资库成员、医疗卫生工作人员、文艺活动从业者、优秀年轻干部、入党积极分子、大学生志愿服务者等各类群体开展送党课、送电影、送戏典、送义诊、送知识、送技能、送法制等活动,共同奏响了“门前三小”这台同声“大合唱”。
注重实效,形式不图“高大洋”。“农民”是一个最讲实干、最重实际、最求实效的群体。既然“门前三小”是办在农民家门口的惠民工程,就必须紧贴“三农”实际,形式上切忌追求“高大洋”,务必立足于“小”、着眼于“土”、突出于“实”,力求“以小切口作大文章”。“实施意见”明确规定,严禁大搞拆建,杜绝将“门前三小”工程变相建成楼堂馆所,禁止以集资建设“门前三小”的名义强行向农民摊派资金和用工,加重集体和农民负担。提倡在安全的前提下利用老民房、老祖屋、老村部、老学校、老厂房以及宗祠祖堂等原有闲置资产改建“门前三小”场所,这一建设思路与农民群众意愿不谋而合,得到了最广大农民群众的点赞、支持和拥护。
规范管理,活动不摆“空城计”。为了防止出现过去乡镇文化站、村文化服务中心、乡村大舞台“重建轻管”的问题,重现文化设施成摆设、健身器材变道具、图书上面布满灰以及书屋长期“铁将军”守门的尴尬,县委、县政府把后续使用管理列为“门前三小”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绩效考核方式倒逼场所责任人作为。一方面充分发挥本土乡贤的力量。发动热心公益事业,热爱文化工作的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和德高望重的老同志担任“门前三小”场所管理员,他们有很强的责任心,有一定的工作能力和管理经验、有充裕的时间,在他们的组织影响下,“门前三小”很多工作事半功倍,全县志愿担任“门前三小”管理工作的“四老”人员达名,其中年龄最大的超过80岁。另一方面有效放大机制制度的优势。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坚持轮流值班、定岗定责等工作原则,明确要求做好场地卫生打扫、设施日常维护、用品登记管理等工作,确保“门前三小”场所时时有人管,天天能开放。
成效明显整枝挂满“和谐果”
“门前三小”工程,虽名曰“三小”,但实际意义和贡献价值并不小,攸县自实施该项工程以来,收获了诸多丰硕果实。
丰富了人民精神世界。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门前三小”应运而生,符合当下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趋势。年全县以小广场为载体和平台参加唱歌、跳舞、拔河、打太极、玩腰鼓、舞龙灯等活动的人数达12.6万余人次;全年到小书屋、小讲堂读书、看报、听课、交流学习心得的人数达9.67万人次。农民自古以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模式,终于走进了历史博物馆,广大农村群众的收获感、幸福感、满意度明显增强。
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门前三小”给工作和劳动之余的党员干部、平民百姓、邻里乡亲提供了在同一个“小天地”里休闲、拉家常、谈生活、讲“时闻”的机会。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增加了彼此的友谊,干群之间陌生感少了、亲切感多了,干部把农民当知已、群众把干部当朋友,基层干部更加乐意为群众服务,广大群众更加支持干部开展工作。特别是在面对年初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冲击时,全县上下同心同德,82万攸县人民坚决响应县委、县政府关于认真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相关事宜的号召,自觉做到不出门拜年、不聚众娱乐、不互相宴请;有余对男女青年主动取消了年前订好的结婚庆典;全县没有出现1例本土传染的疫情病例。这是党和政府领导有力、指挥有方所取得的胜利,同时也是通过“门前三小”开展活动,所凝聚汇集的磅礴力量。
净化了农村社会风尚。随着“门前三小”工程的深入实施,攸县城乡居民逐渐形成了有事没事到“门前三小”文化场所参加活动的习惯。群众普遍反映,现在打牌赌博的人少了,看书学习的人多了;搬弄是非的人少了,真诚相待的人多了;邻里吵架的少了,互相帮助的多了;参与迷信活动的人少了,崇尚科学技术的人多了。以石羊塘高桥、菜花坪弄糖、宁家坪荷叶塘、春联沙坪等50个村民小组为例,年参与赌博的人数减少人次,邻里吵架减少人次,从事迷信活动的减少人次。
提升了基层治理水平。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是大势所趋,从法制到法治,过程艰辛但充满希望,在“门前三小”等活动载体的影响下,广大居民的道德素养和法制意识明显增强,违法违规的现象大大减少,运用法律手段调解处理矛盾纠纷能力提升,依靠对抗、胁迫、暴力等非法手段处理纠纷的基本杜绝。自实施“门前三小”工程以来,全县共减少民事纠纷件,减少偷盗案件起,虐待遗弃老人的现象基已难见。运用协商、调解、司法途径解决矛盾同比上升38%,越级上访事件减少0件次,群体恶性事件减少62起。攸州大地文明和谐的氛围日趋浓厚,美丽乡村画卷正在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