攸县

美食荒漠株洲,没有传统文化没有根,是如何

发布时间:2022/9/29 0:33:45   

来源

湖湘地理

从槠洲到株洲

泥行复几程,今夕宿槠洲

南宋乾道三年(),

朱熹和张栻同游南岳,

二人在“槠洲”作诗赠别。

这是“槠洲”第一次见诸文字。

槠洲演变成株洲,

或与南宋某地方官吏的笔误有关,

此后屡屡以讹传讹。

不过,更易书写和认识的“株”,

还是笑到了最后。

粤汉铁路株洲至长沙段建成通车时,

原来的“槠洲车站”,改为了“株洲车站”。

这之后,“槠洲”彻底成为历史。

驶入“株洲车站”的火车头,

见证了“槠洲”的谢幕和“株洲”的兴起,

并把自己具有强大动力的基因

植入了这个崭新车站所在的土地。

世界第八大洲:株洲

很多人很好奇,全国那么多带州的城市,为什么就株洲的“洲”是带有三点水的。它的特别之处,可能就是因为它年轻,别的带州的城市,多在历史上就是有名的州郡。

从空中俯瞰,

湘江在株洲画了一个近乎半圆的大弧线,

北去的水流在这个弧线里,流速放缓。图/石彦科▼

而株洲,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作为一个镇或是一个县蛰伏在湘潭和长沙的阴影下,很难找到存在感。

这个年轻的地级市,直到年才完成它的拼图,把原属于湘潭的攸县、茶陵县、醴陵和酃县(今炎陵)纳入它的管辖,身形得以拉长,它的历史文化也得以丰富。

株洲风物地图,点击可放大。

地图来自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182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