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攸县 >> 攸县简介 >> 丁秋生从矿工到中将,被处分也要上前线,建
年,毛泽东在红四军的党代表大会上,提出要从工农群众中争取工人武装力量的主张。于是年下半年,毛泽东率领红一方面军在萍乡、攸县等多地辗转,到达了安源扩大红军队伍。
毛泽东到达安源的消息,传遍了安源路矿的每一个角落,几个领头的工友兴奋地高喊:“毛委员要来了!毛委员要给我们讲话了!”许多工人们虽然不知道毛委员是谁,但是听说有大人物要来演讲,顿时激动不已,纷纷奔走相告,期待着毛委员的讲话。
这天下午,天气很热,一丝风都没有,炽热的阳光照耀在工人俱乐部门前的广场空地上,也照亮了矿厂深井里无边的黑暗。
在工人广场的前方,几块木板搭起了一个简陋的台子。台上摆着几张方桌,台下摆着几条长凳,台子两边高高挂着几块长长的红布。红布上写着几个大字:“打倒资本家,工人求解放”、“砸烂旧制度,建立苏维埃”。
这一天异常热闹,工人们一般都是在工厂里没日没夜地工作,哪里参加过这样的集会,纷纷拥挤在讲台下。矿工们有些站着,有些坐着,台下一片拥挤,甚至还有几个童工爬到一旁的柳树上,兴致勃勃等着台上的人讲话。短时间内,工人俱乐部广场被围了个水泄不通。
没过多久,台上一个穿着粗布军装的人,冲着工人们喊道:“各位工友兄弟们,接下来让我们请毛委员上台给我们讲话。”台下随即响起了一片热烈的掌声。
只见一个高高大大,身穿灰布衫,脚踩着一双草鞋,一副知识分子模样的人,神采奕奕地迈着大步走到了台中央。
图毛泽东
毛泽东声音洪亮,跟工友们打完招呼后,用通俗易懂的话语开始了自己的演讲。
“咱们工人干的是牛马活,吃的却是猪狗食,是命不好吗?”
台下的工人们面面相觑,满脸疑惑。
毛泽东顿了一会儿,用掷地有声地自问自答道:“不是的!”
“是因为我们身上压着三座大山!这三座大山就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所以咱们工人农民要解放,就要团结起来!拿起枪杆子,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封建势力,打倒那些贪官污吏!我们要推翻旧制度,建立属于我们自己的工农苏维埃政权,让工人和农民来当这个国家的主人!”
最后毛泽东振臂一呼,铿锵有力的声音回荡在工人广场上。听完毛泽东的演讲,场下备受欺压的工人瞬间被点醒,解开了多年始终没有想明白的问题,顿时像炸开了锅似的,热血沸腾起来。许多工人纷纷响应他的号召,争着抢着要加入工农红军,跟着红军闹革命,求解放。
在这群工人里,有一个瘦弱的伢子,在听完毛泽东的演讲后,同样大受鼓舞,一股强烈的热情激励着他,当时他就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跟着毛泽东走。
后来,这个少年就开始了自己长达六十年的军事生涯,成为了新中国的开国中将,建国后又成为了人民爱戴的好政委。
这个人就是毛主席的湖南老乡:丁秋生。
图丁秋生
年11月,丁秋生出生在湖南省湘乡县一个穷苦农民家庭,离毛泽东老家不远。封建社会的农民阶级,是可以被随意欺压的最底层阶级,要想在这个旧社会讨生活,要不就卖身给地主,为地主劳作;要不就背井离乡,外出打工生存。丁秋生的父亲选择了后者。
于是在他还没出生时,他的父亲就外出谋生了。但是,在这兵荒马乱的战争年代,他的父亲这一去就再也没有了音讯,从此下落不明。
年,为了生存下去,七岁的丁秋生不得不随着母亲离开家乡,一路逃荒要饭来到了安源。为了不拖累母亲,十一岁时,丁秋生就进入了煤矿厂,成为了安源煤矿六方井的一名童工,在这个天昏地暗的矿厂里,丁秋生一干就是六年。
那时的中国,正处于军阀混战的黑暗时期,百姓们过着民不聊生的悲惨生活。在矿井里劳作的工人们,每天干的是最重的活,吃的是最难吃的饭菜,因此饿死、累死的工人不计其数。
短短几句描述,我们可能无法体会,旧社会的矿井工人到底过着怎样的生活。但是后来,丁秋生在《星火燎原》的一篇文章中,曾详细地叙述了这段暗无天日的日子。
图安源煤矿工人挖煤雕塑
好在年,十七岁的丁秋生终于等来了自己人生的晴朗天。在这天,听完毛泽东激动人心的演讲后,丁秋生连忙拉着身边十几个当童工的伙伴,到红三军团的扩工点报了名。
红军干部们询问完他们的姓名、年龄、籍贯等基本信息后,叮嘱他们要趁着部队在安源休整的几天,和家里人说明情况,做好亲属工作。
丁秋生听着红军干部的嘱咐,不由得想起了家中的母亲。自己这一参军,就不能陪着母亲,而要远走他乡、奔赴战场了。战场上子弹不长眼睛,这一去恐怕生死难料,怕是要让母亲日夜担忧了。想到这些,丁秋生陷入了两难之地。
但是,“自古忠孝两难全”。丁秋生心想:自己既然已经决定了为国参军,决定为了千千万万被压迫的农民工上战场,就必须要舍弃一些东西。等到自己打完胜仗回来,再好好陪在母亲身边,跟母亲一起过没有战争、没有压迫的好日子。
于是,丁秋生兴冲冲地回到了家中,将自己要跟着红军打仗的消息告诉了母亲。未曾料到,母亲听后,死活也不同意他去参军,还把他反锁在房间里面。其实,母亲这样做并不是没有原因的。
丁秋生家里本来还有一个哥哥,也闹着要参军,随后加入了北伐军,跟他的父亲一样再也没有消息,他的哥哥没了下落后,他的嫂子就扔下侄子改嫁了。如今,只剩下丁秋生和母亲相依为命,还要照顾一个年幼的孩子,母亲年老体弱,没有他在旁边帮衬着,靠着母亲做一些缝补帮佣的活,养活一个年幼的孩子实在太难了。
丁秋生心里理解母亲的难处,便不再说服母亲同意他去当兵,但是丁秋生想当兵的心愿还是没有改变。于是在红军出发那天,丁秋生默默告别母亲,含泪跳窗跑走了,从此踏上了革命斗争的新征途。
这一趟离家,丁秋生再也没有见过自己的母亲了。当兵后不久,丁秋生随着部队在江西宜春打土豪时,分到了六块银圆,便立马托人将这六块银圆寄给了母亲。
在打仗的这段日子里,虽然战事紧张,工作繁忙,但丁秋生心里总惦念着母亲,一有机会就积极与母亲取得联系。可是丁秋生因上级任务调遣,辗转多地,最终还是和母亲断了联系。
直至新中国成立,丁秋生才知道自己的母亲已经去世,死前母亲还一直叫着自己的小名。丁秋生得知这一噩耗时,几乎伤心得昏厥过去,母亲临死也没能见自己最后一面,这恐怕是丁秋生心里永远的伤痛了。
丁秋生加入红军后,红军就开始了反“围剿”斗争。初次上战场的丁秋生并没有实战经验,对战斗中的危险没有什么警备心。在一次战斗结束后,敌人派出一架侦察机在红军根据地上方侦察,这是他第一次看见飞机,什么都不懂的他觉得十分稀奇,便随着几个新兵蛋子一起追着敌机跑,被敌机发现后直接遭到了轰炸。炮弹落下,一声巨响,丁秋生消失在浓烟之中。
周围的战士都以为他牺牲了,连忙把他找出来。幸运的是,丁秋生并没有被炮弹炸中,只是被土掩埋,受了点轻伤。在这次经历中,丁秋生死里逃生,虽然没受什么重伤,但是得到了一个经验教训,从此在战场上处处小心。
图敌军侦察机
在经过一次次战斗的洗礼后,丁秋生迅速成长起来,在战场上沉着冷静,英勇无畏,屡次挂彩。在第五次反“围剿”中,他奉命带领部队在广昌对国民党进行反击。经过三天三夜的浴血奋战,三分之一的战士牺牲在战场上,丁秋生也身负重伤,左臂的动脉被子弹打断,顿时鲜血像涌泉一样流出来。
师长见状,连忙喊来八个战士把他抬到担架上,马不医院治疗。因为失血过多,丁秋生昏迷了七天七夜,最终靠着战士们给他输血,才醒了过来。这次受伤让丁秋生的手腕上留下了一个小碗口大的伤疤,他的左手基本丧失了劳动功能,后来被评为二级甲等残疾。
在反“围剿”期间,丁秋生虽然常常能看见毛泽东在不远的山头指挥作战,但始终没有机会和毛泽东交谈。年1月,因为丁秋生优秀的战斗表现,刚满20岁的他就被提拔为红四十一团政委,同时也是红军队伍里最年轻的团政委之一。
同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开始了两万五千里的长征之路。在出发前,丁秋生被调到了军委干部团担任干事,每天和中央领导同志接触很多。在长征途中,毛泽东也大都是和干部团的同志待在一起,因此丁秋生和毛泽东也慢慢地熟悉起来了。
年4月,红军长征走到了一个叫龙场的地方。这一天,红军坐下来休整队伍。毛泽东便随着战士们一起,坐在一个小坡上休息。
毛泽东看着走得有些疲倦的战士们,便冲着队伍关心道:“大家走得累不累啊?”坐在地上的丁秋生听到后,飞快答道:“累,但是敌人被我们拖得还累。”说完就笑了起来,他身边的战友们听到丁秋生的话,也跟着他一起笑了起来。
听到红军战士们的笑声,毛泽东担忧的神情烟消云散,随即也跟着战士们笑起来了。
毛泽东笑着同丁秋生说道:“说得好啊!同志,你是干部团的吧?”丁秋生立即站起来报告:“是的,主席,我是干部团一营的政委丁秋生。”毛泽东点了点头,说:“嗯,丁秋生同志,告诉营里面的同志们,要想战胜敌人,就不要怕跑路。”说着,毛泽东也站起身来,冲着同志们说道:“走,让我们跟敌人比比看,到底谁跑得过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敌人自然跑不过红军,数万红军跟着毛泽东,一路上披荆斩棘,过草地,翻雪山,跨大河,将几十万国民军队远远甩在身后,与红军主力部队胜利会师。
图红军长征时期的毛泽东
红军胜利会师后,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到达延安。这时,丁秋生接到了一个临时任务:在中央军委通信警备连做指导员。警备连的战士们有两个任务,一是要为党中央领导干部互相传送情报,二是要为党中央的军委干部站岗放哨。
一天夜里,正值丁秋生站岗放哨,他像往常一样巡逻查岗,刚好碰到毛泽东工作累了出来散散步。当天晚上夜色浓重,寂静的小镇被一片皎洁的月光笼罩着。虽然天色很暗,毛泽东还是认出了丁秋生,关切地问道:“你不是丁秋生同志吗?你们警备连的同志很辛苦啊,白天送信,晚上还要站岗。”
丁秋生惊讶,没想到毛泽东记忆力这么好,几个月过去了还记得他的名字。他激动地说道:“不辛苦,您每天晚上都要工作到深夜,比我们辛苦多了。”毛泽东听完笑着说:“我这是习惯了,还是你们辛苦!”说完,毛泽东低下头翻起口袋,摸出了一盒香烟,准备找火柴点烟。
丁秋生是不抽烟的,但是那天晚上正好带了一盒火柴,于是连忙抽出一根火柴,给毛泽东点燃了烟。毛泽东看到丁秋生划火柴的左手不太灵活,仔细一看,发现他左臂上有着一个骇人的伤疤,便问道:“你左臂的伤是什么时候受的?”
丁秋生说:“报告主席,是在广昌战役中的三溪圩反击战中受的伤。”随即,他就继续和毛泽东讲起了那场战役的惨烈场景,讲起了战士们为救自己集体献血的事情,讲起了身边战友一个个牺牲的悲痛心情。
毛泽东听完后,沉思了一会儿,心情沉重地说:“是啊,长征过后,我们失去了很多好同志啊!”接着,毛泽东又跟丁秋生讲起了战场上机动灵活的战术策略,讲起了同志们顽强勇敢的战斗作风,还讲起了当前敌我之间的力量差距,以及如今国家的形势。
聊到后面,毛泽东突然问道:“秋生同志,你读过书没有?”丁秋生摇摇头回答道:“我只在部队里学过一点文化,并没有怎么读过书,认识的字也不是很多。”
毛泽东看着丁秋生,语重心长地说道:“我们红军干部、战士,都要学习文化知识,学习军事技术,还要学习做思想工作。只有这样,我们的革命事业才能壮大。”丁秋生对着毛泽东点了点头,把主席的教诲默默记在心里。
图丁秋生(左一)
年,虎视眈眈的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由此揭开了全面侵华战争的序幕,而中国全民族抗日战争也正式打响。
年4月,在抗大学习了两个多月的丁秋生,屡次向上级报告,要像其他同志一样,前往前线战场,上阵杀敌。可是每次的申请都像是石沉大海,毫无音讯。6月上旬,千等万等的丁秋生却等来了到摩托学校当政委的通知。
这所摩托学校是由军委直接管辖的学校,于年4月建立。学校组建的目的是培养汽车、坦克、航空等技术兵种,为党中央培养骨干人员。抗日战争爆发后,我军急需大量技术干部投入到对日作战和抗日根据地的建设之中。
然而摩托学校成立后,一直找不到合适的人担任政委,因此这职位一年多来一直空缺着。丁秋生在接到通知后,十分抗拒,他在后方见证了抗战防御阶段日军的种种暴行。在我国土地上,日本军队烧杀劫掠,无恶不作,更是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
这所有的一切,激发了丁秋生内心强烈的爱国之情和沉重的民族仇恨,恨不得立马拿枪上战场,把这些穷凶极恶之徒杀个干净。可是如今,党组织却要让他去后方办学,这是丁秋生绝对不能接受的。
听说丁秋生要违抗命令,时任八路军后方留守兵团政治部主任谭政找到了他,想要给他做思想工作。谭政和丁秋生同是湖南湘乡人,两个人的老家也离得很近,平时关系也很要好。
谭政看着满脸怨气的丁秋生,苦口婆心地劝道:“摩托学校是为了我军将来能组建空军,你把这个工程学校办好了,我们就能多打胜仗,这个任务也是很艰巨的。”情绪激动的丁秋生对于谭政的话,一句也听不进去,一门心思只想上战场。
谭政见他这个十头牛也拉不回来的倔强样,沉下了脸:“你是老同志了,这样违抗命令是要受到处分的。”丁秋生听罢,很是硬气地回答道:“受处分我也不会去!”谭政无奈:“那我只有报告毛主席了。”
图谭政
丁秋生一听,暗自高兴,他巴不得告诉主席呢!这样说不定他还能早一点上战场杀敌。谁知毛泽东知道后,大发脾气:“不服从命令怎么行?军队里是有纪律的,管军队要严格,管军队里的干部更要严格!不服从命令就给他处分!”
即使谭政为丁秋生再三求情,但毛泽东丝毫没有“照顾”自己的老乡,还是按照军中条例给了丁秋生一个党内警告处分。同时,丁秋生被派任摩托学校政委的工作也被撤销,党组织派他去兵团做了一个巡视员。
得到这个处分的丁秋生,思想上受到了很大的震动。在当巡视员的期间,他经过深刻反省,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认识到了后方工作的重要性,同时也为自己没有正确统一个人心愿和党的利益而懊恼不已。
年,党组织又派他去新建的军委工程学校当校长,这次他二话没说,立刻走马上任,投身到艰苦的建校办学工作中。同年9月,丁秋生在完成后方工作后,终于如愿以偿上了前线抗击日军。由他带队的近百名干部,率领战士们奔赴山东战场,转战沂蒙山区,粉碎了日寇多次扫荡。
在解放战争中,丁秋生所带领的部队打胜了内战爆发以来第一次空前的大胜仗,而这支部队也因此被陈毅将军誉为头等兵团。
年,丁秋生被授予中将军衔,先后担任过浙江军区副政委、北海舰队政委和南京高级步兵学校政委等重要职位。
虽然位高权重,但丁政委一直保持着清正廉洁的工作作风,对生活搞特殊化,工作搞形式排场的不良行为十分反感。在工作中,丁秋生兢兢业业,认真踏实,以身作则,是当地人民爱戴的好政委。在生活中,丁秋生不仅严格要求自己,对家人亦是如此。
他时常对子女讲:“钱财乃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我们应该要做一个有理想、有信念的人。”他还要求家人,吃饭不许倒剩饭剩菜,要珍惜粮食,如果吃不完就留着下一顿继续吃。
图丁秋生和妻子
年1月4日,一生简朴的丁秋生在北京病逝,享年82岁。
丁秋生半生为革命胜利抛头颅洒热血,半生为国家子民俯首甘为孺子牛。无论是作为战功赫赫的开国中将,还是位高权重的南京高级步兵学校政委,始终保持着勤劳俭朴的良好作风,连自己逝世后的墓碑都修得十分简单。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丁秋生虽然已经身死,无法再为民服务了。但在他的培养下,他的儿子丁一平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海军司令部任重要职位,于年被授予海军中将军衔,继承着父亲的遗愿,鞠躬尽瘁,为国效忠。
而丁秋生的人格品质,也将激励着世世代代立志报国的中华好儿女不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