攸县

致敬丫江桥山区惊现一名90高龄的上甘

发布时间:2022/11/21 21:02:41   
白癜风的防治 http://pf.39.net/bdfyy/dbfzl/150601/4632474.html

樟树村,位于攸县西北边陲的丫江桥镇山区。听说村里有位貌不惊人的老头是抗美援朝老兵,还参加过上甘岭战役,这让我非常震惊,趁着这个春节,我决定前去拜访。

老头名叫陈祖武,生于年,祖祖辈辈务农,其父以染布、卖布为生。祖武六岁发蒙读书,年日寇入侵攸县,学校无奈停课。第二年日寇投降,组武考入攸县临时中学(现攸县一中),毕业后到江西永新县读高中,10月份回家取东西时,才知道母亲已去世两个月了。年正月,樟树下龙湘来招兵,组武当时认为在外混混、见见世面也挺好玩,所以报名参加,成为了一名国军军人。

组武于2月份离开家乡,在攸县县城住了半个月,然后乘船到衡山,搭火车到长沙,在长沙坡子街口集合。由于当时解放军快要打到长沙,战火纷飞,兵荒马乱,慌乱中组武无奈随部队逃亡。乘船到常德,步行到临澧,在一村子住了一个月后又步行到宜昌,后又来到恩施住了一个月。每天高度紧张,生活极度艰苦,忍饥挨饿,成天疲于逃亡,直到到达四川省峨眉县时,部队已全部被打散,后跟随军残部到达西昌。

年3月西昌解放,经过诉苦运动,组武思想觉悟迅速提高,并转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十五军45师,成为了一名解放军战士。7月份转入十五军通信营电中队任文书,同年在四川剿匪工作中战绩突出,荣立军直三等功。年底随部队出川,乘船到重庆,在船上加入共青团,随部队从重庆坐火车到宜昌,然后转大轮船到湖北汉口,再乘火车北上到河北邢台,随即被动员参加抗美援朝,改为志愿军。

雄赳赳,气昂昂,年3月,陈组武随从部队从安东市(现丹东市)出境,保家卫国、参加抗美援朝。怀着对祖国和人民的一片深情、对和平与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战士们以青春热血筑起了血肉长城,在那峥嵘岁月里挺起着新生的共和国钢铁般的脊梁。当年,志愿军没有制空权,武器低劣,美机日夜出动,志愿军只能白天当晚上,晚上当白天,与敌军周旋。不过,夜晚行军不仅非常不便,而且敌人防守严密,照明弹照得天空像白天一样。有一天晚上,行军队伍不幸被乱机发现,旋即遭到猛烈轰炸、扫射,志愿者伤亡不小。组武心中高度紧张,但不能暴露目标,只能静静卧在草丛中,无奈看到身边的战友中弹身亡,任凭周围的草木熊熊燃烧,侥幸躲过了一劫。

4月份,部队跨过三八线,第五次战役打到了三八线清川江,经过激烈战斗后,部队转入到后方休整半年,并补充兵员。年冬天,因为后方物资运不上来,没有棉被,防空洞内零下三十度,组武和战士们只能以大衣、棉衣当棉被;没有粮食,甚至没有油,战士们只能吃炒面、青菜,这也导致很多战士患上了夜盲症,即便是晚上大月亮,战士们眼睛也看不见,只能由别人牵着走。组武也患上了夜盲,四五天后,幸亏教导员给了他一点鱼肝油吃才得以逐渐恢复。

年1月过后,部队进入三八线附近平金淮三角地带进行防守,挖地道工事等。十月份上甘岭战役打响,在不足4平方公里的小山头上,联合国军投射了数千枚炸弹和上百万发炮弹,前23天由第15军军长秦基伟指挥。祖武与战友们浴血奋战,顽强抵抗,取得了上甘岭战役的伟大胜利,组武荣立国家三等功一次,被授予朝鲜军功章一枚,年底进入元山港地区进行海岸防守。

年初,组织派陈组武回国到东北军区测绘大队学习测绘。在抚顺学习半年后,10月底重新返回朝鲜原部队,到军参谋训练队学习。次年5月随部队回祖国,7月份分配到河南明港45师进行营房建设,担负测量工作,年全部完成,10月第一次请假回乡,探望分别已7年的家乡亲人。

回部队后,陈组武到河南巩县、登封等地接新兵。年部队开始正式转入正规训练,接兵回来后,转入45师侦察科任参谋。年8月授予少尉军衔(排级),年随部队参加山东青岛地区国防工程建设,在山东沿海各地(烟台、莱阳、连云港)负责物资供应。年,陈组武返回河南明港营地训练,响应部队军官下连部当兵号召,他下放到连队当兵半年,荣立二等功一次,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因为金门炮战,第二次台湾海峡危机爆发。年3月,解放军准备参加解放台湾任务,组武被派往师侦察连到福建厦门鼓浪屿学习游泳训练。组武虽是旱鸭子,但经过训练,他练就了一个猛子可在水底沉下数十分钟的硬本领。7月陈组武回到湖北,并被选派到北京测绘学院学习航空相片判读,被邀请参加了国庆十周年天安门广场联欢,年底返回部队。年参加45师战史编写工作,同时晋升中尉,年初调入该师团三营任参谋。年根据军委命令十五军编入空降兵部队,农桑空军指挥。

年年底,根据军命令批准退出现役,陈组武被颁发复员证与预备军官证,并回乡务农,重新开始学习农业知识和农耕技术,从此在农村成家立业,劳累奔波,成为了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民,就连作为邻居的我都从不知道身边竟然还有这么一位有传奇经历的革命英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254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