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攸县 >> 攸县简介 >> 1983年,段苏权将军到四川秀山寻救命恩
年10月6日,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推进,全国各方面建设都步入轨道中来,时任全国人大常委、军事学院政委的段苏权老将军从北京千里迢迢来到了四川省秀山县(现归重庆管辖),参加秀山县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成立大会。
秀山县位于武陵山脉中段,地处四川盆地东南缘外侧,境内平坝、丘陵、山脉互相交错,总人口并不多,少数民族却占到一半以上。
可以说,秀山县这样的小县城成立自治县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情,谁也想不通为什么会有段苏权这样的老将军来参加。
在成立大会结束后,段苏权在当地县领导的陪同下,访问了一些干部群众后,走遍了山区,连续找了好几个山洞后,都不住地摇头叹息,搞得大家都摸不着头脑。
因为当时段苏权将军已经67岁的年龄,加上曾经在艰苦的环境中战斗留下的伤病,身体上根本就不允许他到处爬山。
在这样的情况下,段苏权老将军不得不说出自己到秀山县的缘由,在49年前,红军长征时途径此地,他受了伤,差点死在这里,好在一个村民救了他,他此次来秀山县就是为了寻找这位救命恩人的。
然而由于年代久远,秀山县的变化也很大,他实在是找不到他曾养伤的山洞,在受伤的时候,为慎重起见,他也没有暴露自己的身份,致使那位救命恩人也不知道他的身份,因此寻找起来十分困难。
在秀山县寻找了一阵后,由于公务繁忙,他不得不返回北京,对于没有找到救命恩人这件事深感遗憾,于是他将此事委托给秀山县党史部门代他继续寻找。
为了完成段老将军的委托,此事很快上了报纸,在秀山县引起了广泛的讨论,谁会是那个救了段苏权将军的救命恩人呢?
不久,秀山县政府来了一个农民说,他爹让他到县政府来找段苏权将军,他爹就是段苏权将军要找的人,并邀请段苏权将军到家里做客。
得知此事后,秀山县党史研究室的几位同志,当即来到雅江乡丰田村,找到了那位声称救人的86岁老农,他叫李木富。
听取了老人讲解救人的过程后,党史研究室的同志,结合党史资料以及段苏权将军的事迹,基本判定李木富老人所说救的那位红军就是段苏权将军。
李木富老人跟段苏权将军有着怎样的情缘呢?为何让段苏权将军念念不忘,在时隔49年后还惦记着他?
段苏权将军出生于湖南省茶陵县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在很小的时候就参加了农民运动,于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不久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后,段苏权带领一批模范少先队员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担任湘赣苏区红8军政治部青年科科长,次年担任湘赣军区政治部宣传部部长。
年8月担任红6军团政治部宣传部长,随军参加西征,于同年10月领导创建黔东革命根据地。
年10月,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部队的围追堵截,实行战略性转移,贺龙、任弼时、萧克、王震率领的红二、六军团(红二方面军前身)准备从贵州返回湘西。
当时年仅18岁的段苏权被任命为独立师政委,师长为王光泽,别看是一个师的编制,其实人数并不多,只有多人,他们的任务是在主力东进的时候,留下来牵制敌人。
因为任务重大,王光泽与段苏权不敢耽搁,为了保证主力部队顺利东进,王光泽与段苏权决定坚持跟敌人进行作战,在此后的20多天里,独立师在黔东与敌人战斗了20余次,几乎每天都有激烈的战斗,让敌人误以为我军主力还在黔东,敌军1万多精锐部队一直被独立师牵着鼻子走。
在完成任务后,王光泽与段苏权决定率领队伍东进湘西,与主力部队会合,然而却遭到围攻,多人被敌人分割包围,几乎全部遇难。
王光泽与段苏权率剩下的多人于11月25日由贵州松桃县进入四川秀山县古镇梅江场,打算由此迂回到湘西。
在行军中,段苏权率领通信班的几名战士走在前面,在抵达梅江场中街的时候,突然被埋伏在那里的敌军袭击,因为躲闪不及,段苏权右脚中弹,无法行走,幸好在几位战士的掩护下,把他救了回来。
在长途行军中,脚受伤是最麻烦的事情,不像其他地方受伤还可以行走,脚受伤了就不能行走了,王光泽师长把他扶上了马,继续行军,然而让大家没有想到的是,段苏权上马后,由于血管压迫的原因,鲜血顺着脚不停地低落下来,走一路,滴答了一路,看着师长和战士们很难受。
只有平躺才能够缓解这种现象,王光泽就劝他上担架,段苏权虽然不愿意麻烦战士,但是以大局为重,同意了。
然而受伤的战士过多,都需要担架,而秀山的路又不好走,导致部队行军速度变慢,一路上遭到敌人的疯狂围追堵截,独立师很快弹尽粮绝,陷入到困境当中。
有一天,天还下着蒙蒙细雨,战士们的士气很低落,段苏权不忍心因为自己的伤病拖累了队伍,因此向师长提出把自己放到百姓家里养伤的建议。
大家都知道,我们红军的队伍是没有后勤的,医院,都是靠群众的帮助,如果有战士受伤的话,不能跟上大部队,那就留在百姓家里养伤,等伤好以后,在寻找时机归队。
然而段苏权的这个建议却遭到了王光泽师长的拒绝,段苏权不是普通的战士,他是独立师的政委,是独立师的重要职务,哪有把政委扔了的道理?
而且,现在地处四川辖区,并不是他们独立师的根据地,这里没有群众基础,在这样白色恐怖的氛围中,敌人正在对他们围追堵截,哪个老百姓敢把红军藏在家里?
即使有老百姓敢收留,可是又藏在哪里,脱离部队,意味着凶多吉少啊!
可是段苏权不想拖累大家,坚持说道:“就这么办吧,师长,你快带部队走吧!”
一个红军干部和两名战士,把段苏权抬到秀山县雅江乡丰田村,好不容易找到了几户人家,因为是山区,附近的村民并不多,在这里养伤,应该比较安全。
他们找到一个贫苦的土家族农民李木富家,李木富看到受伤的段苏权,一向热心善良的他没有讲任何条件,就冒着巨大的风险把段苏权留下了。
那名干部和战士流泪和段苏权告别后,便匆匆追赶部队去了。
李木富看着段苏权受的伤,立刻用煮过的竹片刮去段苏权脚上的脓,然后再用盐水洗净伤口,再撒上中草药碾成的药粉,段苏权的脚渐渐止痛消肿了,病情没有持续恶化。
然而危险在第二天早晨就到来了,当地的民团似乎都听到了什么动静,直接来到了李木富的家里,看到段苏权后,就搜走了他身上的3块大洋,并剥光了他的军装,一个团丁头目举刀就要杀了他。
就在这时,李木富求情说:“莫造孽啰!他是个残疾人,动不了啦。图了财就行啦,莫害人家性命!他也活不长啦,你们可怜可怜他吧!”
李木富除了种地外,在农闲的时候做点衣服,算半个裁缝,给本地团丁做过衣服,还算认识。
这些民团其实对红军也没有什么深仇大恨,让他们欺负欺负老百姓还可以,真让他们干仗,跑得比谁都快,他们也担心杀了红军被报复,民团的头目想了想就带着民团下山了。
临走的时候对李木富狠狠地说:“赶紧让他滚蛋,若让我知道他还没走,看我下不下狠手。”
李木富意识到把这位红军藏在家里太过于危险,于是便扶着他,到山上找到了一个月牙形的山洞,把他藏进了山洞里,这个山洞有10米左右深,虽然阴暗潮湿一点,但是有一股泉水从洞里流出,可以保证段苏权喝水不用发愁。
李木富和妻子杨桂花抱来一捆稻草,铺一半在地下做褥子,留一半当被子,并安慰段苏权说:“红军兄弟,你就放心在这里养伤,只要我们有吃的,就不会饿着你。”
因为当时山区穷,老百姓的日子过得都不好,为了给段苏权挣点口粮,李木富白天出去务工,晚上回家后第一件事就是去山上看段苏权,并偷偷给他送去食物。
这让段苏权大为感动,李木富看到段苏权狼吞虎咽地吃红薯,自己也感觉很开心。
段苏权受的伤并不严重,放到现在打点抗生素,再服用一点消炎的药,养一段日子就好了,但是那个时候哪有这些东西,有时候受点伤得不到医治,很容易就恶化,最终带走人的性命。
李木富不敢领段苏权去看医生,他也没有钱,幸好李木富的妻子杨桂花的娘家人是开中药铺的,杨桂花因此懂点药理,李木富就让妻子给写个药方,然后去当地一家姓苏的诊所买药。
这位叫苏玉的医生一看药方就知道这是救治创伤的药,最近秀山在打仗,药物奇缺,他看到李木富不像是受伤的人,就问他是给谁买的药,李木富不会撒谎,看苏玉也是一个好人,只好将自己救治红军伤员的事说了出来。
苏玉医生得知后,不但为他保守秘密,反而每次来买药的时候,都便宜很多,这让李木富觉得自己做了一件对的事情。
在李木富的照顾下,段苏权的性命终于保住了,但是很快又遇到了新的问题,那就是他们遇到了饥饿这个难题。
李木富每天都给段苏权送去一些红薯或者野菜稀饭,刚开始的时候,量还多一点,可是越往后,食物量越少,每天连一顿红薯稀饭也难以为继了。
刚开始段苏权还以为李木富怕他吃得多,不肯多给他拿,有一天,他的脚伤好转许多后,就爬出了山洞,来到了李木富的家里。
这时他才知道,李木富一家因为要养他,挤出了自己的口粮,几乎每个人都饿得没了精气神,是啊,一个贫穷的人家,在这兵荒马乱的年月里,拿什么来养一个伤员,又要送吃的,又要买药。
段苏权打破了尴尬,对李木富说:“再这样下去不行,会把你们一家都拖累了。”
李木富却说:“红军兄弟,你不要多想,只要有我们一口吃的,就有你一口吃的,放心养伤吧!”
段苏权十分感动,但还是坚持要离开,说道:“我要去找部队,还有很多事情需要我做。”
李木富执拗不过段苏权,只不过让他再等几天,他请会木匠活的苏仕华给他做了两根拐杖,就这样,段苏权决定上路了。
临行的时候,段苏权眼里满是热泪,然后拄着拐杖,一瘸一拐地离开了。
让李木富没有想到的是,过了一个月后,他到湖南花垣县去打工,在大街上意外见到了段苏权,两个人抱头痛哭。
段苏权告诉李木富,自己离开他家后,就一直在寻找部队,却没有任何消息,他哪里知道,独立师在他养伤不久就被敌人团团包围,最终全军覆没,师长王光泽也敌人杀害了。
他一边乞讨,一边寻找部队,能够在这里与李木富相遇,实在是缘分。
正在这时,有人告诉段苏权说:“跛子,快走,团总知道你是红军,他们要把你扔进河里喂鱼。”
李木富二话不说,立刻找来一条小船,带着段苏权来到清水江对岸,临分别的时候,将身上打工赚的文铜钱全部留给了段苏权,甚至连吃饭的钱都没留。
段苏权离队的时候,主力部队已经到达了湘西,独立师也是向湘西前进,所以他离开李木富那里后,一直在向东走,一路乞讨了几百里地,才来到湘西永顺县的王村镇。
经过一路打听,他也大概了解了红军主力早就已经离开了苏区,根本没有联系的方式,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了解到从王村镇的沅水的支流可以直通岳阳,离他老家茶陵就不远了,他想到既然找不到大部队,不如先回茶陵养伤,等伤养好之后,再想方设法去联系组织。
想到这里,他一瘸一拐地来到河边,有一艘刚卸完米的船正准备直下岳阳,他向船老板苦苦哀求,请求捎他一段。
船老板被他打动,就问他是哪里人,段苏权说是茶陵人,船老板没有听懂,段苏权就拿起船板上一支记账的笔,写了“湖南茶陵人”几个字。
老板看到这五个苍劲有力的字,当即认为此人并非普通人,虽然穿着是乞丐,但是在旧社会,别说是乞丐了,就是有钱的老板也有很多不识字的,能把“湖南茶陵人”这几个字写得这样好的,肯定是有文化的人,当即让段苏权上了船。
船到了岳阳后,段苏权又爬上了一列装煤的火车,在醴陵站下车后,又沿路乞讨,于年7月17日来到攸县皇图岭车站。
当时段苏权在车站外蓬头垢面,脸色憔悴,因为离家乡不远了,他找到一个茶陵口音的人搭讪,认了老乡。
那个时候特别看重乡土之谊,同乡人在外面都会互相照顾的,他搭讪的这个老乡叫刘维初,也是穷苦出身,在附近开了一家豆腐店,以卖豆腐为生。
豆腐的加工工艺并不复杂,成本也不高,但是就是很辛苦,往往是在凌晨的时候就要起来做豆腐,天刚刚亮的时候就要出去卖,等到上午老百姓都吃过饭了,豆腐就不好卖了。
大概穷人家里都是两顿饭,再要卖豆腐就得下午的时候了,刘维初在卖豆腐的时候,吆喝声里面有些茶陵口音,所以段苏权才上前搭讪。
刘维初见到这位衣衫褴褛、面容憔悴的乞丐,就动了恻隐之心,以为他是想要豆腐吃,就拿出了一块给段苏权,段苏权说了几句茶陵话,刘维初知道这是老乡在外面遇到事了,知道不是掏几块钱就能解决的,当即把他搀扶回自己的豆腐店。
在豆腐店里,刘维初帮助他打理了一番,并换上了干净的衣服,并开始敷药治疗脚伤。
多少年之后,段苏权依然记得在刘维初的店里待了42天,身体才完全恢复,并可以直立行走,在观察了时局的变化后,他决定给在老家的父亲写信。
父亲得知儿子没有死,当即借了十几个大洋,千恩万谢地酬谢刘维初帮了儿子。
就这样,段苏权跟着父亲回到了家乡,并伺机准备寻找组织,此时,他才知道红军主力已经长征到达了陕北,他想要动身前往,却又不敢贸然前进,一来,他不知道红军具体的方位;二来,当时国民党的封锁很严密,不能贸然打探红军的消息。
段苏权在14岁的时候就离开家乡去闹革命,回来后就被国民党当局发现,幸运的是,他们只把段苏权当作“胁从”看待,并没有细查他。
但是段苏权也时刻处于敌人的监视中,为了迷惑敌人,段苏权在父亲的安排下,到乡公所当杂役,并与同乡的谭秋英结婚,乡长对他的监视便日渐放松。
全面抗战爆发后,段苏权每一天都过得心急如焚,他渴望回到战场杀敌,直到年9月的一天,有一个叫谭毛狗的老乡从西北回来,谭毛狗以前当过红军,随红军长征到了西北,在与东北军作战的时候被俘,就成了东北军的勤务兵。
在第二次国共合作后,双方的形势不是那么对立了,他才请假回乡探亲,段苏权从他那里了解了很多有用的消息,当即从谭毛狗那里借来军装和休假证,孤身前往太原,找到了八路军办事处,当他看到办事处主任,也是自己的老上级任弼时的时候,痛哭流涕。
更为惊愕的其实是任弼时,半天都说不出话来,因为他们早就已经得知独立师全军覆没的消息,还以为段苏权早就牺牲了。
过了好一会儿,任弼时才激动着握着段苏权的手说:“我们曾给你开过追悼会,原来你还活着啊!好,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因为离队时间很长,段苏权归队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将独立师牵制敌军主力,在秀山一带作战的经过进行了汇报,并讲述了自己为了不拖累部队,在秀山县里受到李木富的救护,然后一路乞讨到湘西,后来得到刘维初帮助的经过。
任弼时不住地称赞了李木富和刘维初的善举,说道:“将来革命成功了,应该好好感谢他们。”
段苏权很快进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然后投入到革命斗争当中,直到后来,成为我军赫赫有名的将军……
任弼时
对于长征的中央红军来说,穿过14个省份,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了里,这是红军在人类历史上创造的伟大奇迹。
对于段苏权来说,在掩护主力转移的过程中,因伤脱离部队,为了寻找部队,先后3年经历各种苦难,终于完成了使命,这是他个人的长征。
他深知,自己能够战胜困难,除了自己拥有的那颗百折不挠的信念,还有那些在他困难时对他施以援手的群众的支持。
在新中国成立后,他就一直在寻找那些帮助过他的人,他首先通过写信联系刘维初,得知他一切都好,十分高兴。
年,担任东北军区空军司令员的段苏权,派人专程来茶陵看望刘维初,得知他的儿子正在读书,也立志要为人民服务,就将他送入到大连工程学院学习,刘维初的儿子也没有辜负段苏权的培养,很快成为一名工程师。
得知刘维初生活有困难的时候,还给他寄钱,并邀请他到北京来住一段日子,等到刘维初到了北京后,段苏权却表示,让他长期留在北京居住。
刘维初却表示,自己卖豆腐劳动习惯了,是一个闲不住的人,不顾段苏权的再三挽留,执意回到家乡,于年病故。
对于这辈子来说,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太值了。”他认为自己就是一个卖豆腐的穷老百姓,却在无意当中救了段苏权,得来段苏权这个将军朋友,他经常对别人讲:“我救过的这个共产党,真重情谊啊!”
在刘维初病逝后,让段苏权感觉到伤心难过的同时,他更迫切地想到要找到秀山的李木富,报答救命之恩。
在新中国成立后,他就多次派人前去打探,但是因为间隔时间太久,很多地方都发生了变化,他提供的消息又有限,所以未能成功。
在刘维初病逝后,他下定决心,亲自到秀山去寻找这位救命恩人。
在秀山县当时研究室找到李木富后,为慎重起见,将李木富等人的照片寄送给段苏权,让段苏权下结论,此人是否就是要找的救命恩人。
看到李木富等人的照片时,段苏权激动得热泪盈眶,情不自禁地给秀山县委回信说:“见到几位老人的照片,我是多么地高兴呀!他们无愧于红军的亲人,理应受到新社会的尊敬和爱戴。”
当他得知,李木富的爱人杨桂花已经去世的消息时,十分愧疚,如果自己能够早一点找到他们,或许还能让她过上几天好日子。
段苏权委托当地领导问李木富是否有困难需要帮助,只要在他能力范围之内,他都尽量满足。
李木富捎话给段苏权说:“我个人啥也不要,就希望在村前的河上给村里架一座桥。”
段苏权得知后,大为感动,当即个人出资,在村前的那条河上为村民架起了一座桥。
当地群众把当年段苏权住过的山洞称为“红军洞”,将段苏权出资兴建的桥叫做:“红军桥”。
年4月,中共秀山县委和县政府为了表彰李木富老人,将一块写着“红军的亲人”的匾额送给了他,老人回顾那段日子,仿佛一切都发生在昨日,年,李木富带着自豪离开了人世,他这一辈子能够结识这样一位将军,足以骄傲了。
年,段苏权病逝,段苏权的老上级任弼时的夫人、已经91岁的陈琮瑛赶来悼念,说道:“长征路上,我们已经为段苏权同志举行过一次追悼会,可他没有死,拖着打碎了的脚,一路乞讨又爬回部队……”
在段苏权与李木富、刘维初等人的相处中,我们看到了军民鱼水情的革命岁月,没有老百姓们的支持,我们的人民军队如何能够完成长征,如何能够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取得胜利?
正是因为广大人民的支持与敢于奉献的精神,才使得我们的人民军队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军民一家亲就是我们克制致胜,能够取得今天辉煌成就的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