攸县

普惠园在园幼儿占861,义务教育大班

发布时间:2023/5/16 17:40:27   
北京皮炎防治医院 https://m-mip.39.net/czk/mipso_9052322.html

发布会现场。(廖威摄)

株洲网12月1日讯(记者罗春娇)全市普惠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86.1%、率先在全省实现义务教育大班额清零……12月1日,株洲市为宣传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召开“决胜高质量全面小康、巩固决战脱贫攻坚”系列发布会之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发布会,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按照高质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教育发展水平持续向好并稳居全省前列

株洲市现有各级各类学校所,其中幼儿园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含教学点个)所,特殊教育4所,高中学校38所,中等职业学校21所,高等教育机构11所。在校学生人,在职教职工人。

年,全市学前三年毛入园率94.08%,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9.23%、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96.48%,高等教育毛入学率59.11%,分别高出全省平均水平9.43、1.23、3.44、6.7个百分点,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4.48、4.84、8.18、7.51个百分点。

年,所有县市区全部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县(市、区)和湖南省教育强市县(市、区)评估验收,为全省第一批整体通过这两项评估的市。年,全市主要劳动年龄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1.5年。

教育资源持续扩容优化

普惠园在园幼儿占比达86.1%、义务教育大班额清零

党的十八大以来,株洲市、县两级政府持续加大投入,教育资源供给数量增加、品质升级,较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有学上”“上好学”的愿望。

学前教育资源更加普惠。加大公办园建设和普惠性民办园认定支持力度,“入公办园难”“入民办园贵”问题大幅缓解。当前,全市普惠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86.1%,比年提高26.24%;其中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45.2%,比年提高30.22%。

义务教育资源不断扩容升级。年以来,全市累计投入多亿元,存量学校全部达到国家规定办学标准,并新建中小学25所,新增城镇学位10万多个,同时消除了个大班额,率先在全省实现义务教育大班额清零。市特殊教育学校新校建成开学,特殊教育资源全面优化。

高中教育资源持续增量提质。市二中、市实践基地等新校先后建成,南方中学新校区即将竣工,市一中、市三中、市八中等学校的配套设施陆续完工。今年消除普通高中大班额86个,提前一年完成消除普通高中大班额任务。

职业教育高等教育资源更具吸引力。基本建成职教科技园,9所职业院校进入职教科技园办学;以幼儿师范学校为主体恢复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办学,年秋季开始招生;湖南工大醴陵陶瓷学院建成招生;湖南工业大学晋升一本院校行列;攸县中职全面新建,市工业学校、市幼师学校、醴陵陶瓷烟花学校等3所中职今年启动五年制大专试点;湖南化工职院、湖南铁道职院、湖南汽车工程职院等3所高职院校入围国家“双高计划”,数量接近全省总数的三分之一。

民办教育良性发展。各类民办学校所,在校学生19.1万人,既有学前教育、义务教育,也有高中教育、职业教育,较好地满足了老百姓多样化的教育需求。

终身教育体系不断完善。建成社区大学1所、社区学院9所,基本建成了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终身学习平台。

教育公平全面彰显

投入资金5.7亿提质改造乡村学校、城乡学校结成50对“姊妹”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起点。株洲教育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办教育,重视促进教育公平,优化教育服务,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均衡配置教育资源。推广泸溪经验,出台“八条”硬核举措,从教师待遇、办学条件等方面着力补齐乡村教育短板。市教育局主任督学赵湘兵介绍,我市投入资金5.7亿多元,对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实施提质改造,城区所辖的乡村教学点教师“八个一”基本到位。

为了进一步促进城乡教育协同发展,我市推进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实施集团化办学和城乡学校结对帮扶,提升薄弱学校办学水平。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在职称评定、评先评优、工资待遇等方面向乡村教师倾斜,吸引优秀教师到乡村学校任教。城市五区27所义务教育学校与南五县乡村学校结成50对姊妹学校,遴选了50名城区优秀教师到南五县乡村学校支教一年。

推进教育信息化,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建成“株教云”,中小学宽带网络“校校通”,乡村学校优质资源“班班通”。

保障入学机会平等。建立网上招生平台规范义务教育招生,全面推行“划片招生、免试就近入学”;公民办学校同步招生,民办学校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电脑派位。

落实学生资助政策。学生资助政策覆盖所有学段、所有学校、所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年,共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71万多人次,发放资助金5.56亿元,义务教育阶段没有一个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因贫失学辍学。

妥善解决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问题。年以来城区(含县城)“零门槛”接纳了名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读,基本实现了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

办好特殊教育。做强特殊教育学校,实施好随班就读,落实好送教上门措施,切实保障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入园入学,年,全市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98.6%。

“名校+农校”,双牌小学从“小而弱”变为“小而优”

芦淞区双牌小学校长兼何家坳小学副校长欧阳兰桂。(罗春娇摄)

“以前村民总想着把孩子送到市区读书,现在不单辖区的适龄儿童就近入学,邻村也有家长把孩子送进来了。”欧阳兰桂是芦淞区双牌小学校长兼何家坳小学副校长,近年来,他见证了双牌小学逐渐从“小而弱”向“小而优”的蜕变。

位于芦淞区白关镇双福村的双牌小学始建于年,现有六个教学班,名学生,12位教师,是一所典型的村级完全小学。前几年,该校教学质量低下,家长不认可,部分学生外流。

年,芦淞区委区政府为整合优化教育资源,提升办学效益和水平,推进城、乡、村各级小学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出了“名校+弱校”“名校+农校”的模式,构建“以城带乡、以大带小、大校主导、捆绑考核”何家坳教育共同体,实施“文化共建、信息共享、机制共推、队伍共培”战略,使双牌分校和何家坳总校深度融合,全力促进学校内涵品质化发展。

“教室里配有多媒体教具、护眼灯;周转房改造后,老师可以拎包入住;水泥跑道改成了塑胶跑道,还有办公室、厕所改造等,硬件可以媲美城区学校。”欧阳兰桂介绍,双牌小学合并到何家坳小学教育集团后,学校面貌日新月异,教学条件日趋完善。软件方面,城乡学校也是“携手共进”,何家坳小学安排了4位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到双牌学校走教,每月必须到学校上课,传授教学理念。同时,还安排骨干教师到双牌学校支教,双牌学校的老师到何家坳小学参与教学。

随着教学质量的显著提升,双牌小学学生回流非常明显。年秋季一年级新生招生只有14人,年一年级新生达到36人,年一年级新生达到54人。在-年度芦淞区学生学业水平抽测中,双牌小学获得进步奖。

二孩爸爸:儿子小升初一趟搞定

学生家长何卫。(罗春娇摄)

何卫是两个孩子的父亲,说起两个孩子小升初的经历,他颇有感慨。

何卫介绍,他的大女儿年小升初时,为了选择一所好的初中学校到处面考。当时,家长请假到处报名参考不说,孩子也被各式各样的面考折腾到身心疲惫。今年,他小儿子小升初,全市严格按照区教育局划片区招生。

“我按照招生细则备齐材料去一趟户籍辖区的公办初中——隆兴中学,学校招生办的老师认真、高效地审核通过了材料,小儿子就顺利录取就读隆兴中学了,感觉轻松多了。”何卫说,感觉真正享受到了家门口的优质公办初中教育。

文字实录:株洲市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新闻发布会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475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