攸县

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丨株洲十四五规划

发布时间:2023/5/21 13:05:50   
00:56

红网时刻7月16日讯(记者曹缇)未来五年,株洲怎么干,经济社会如何发展,交通如何更便利......这一切,在“十四五”规划中都能找到答案。7月16日,“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系列发布会——株洲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新闻发布会召开,《株洲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简称《纲要》)正式发布。

这是株洲市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是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自年6月正式启动规划编制,历时1年8个月编制完成。《纲要》共设4篇18章63节,共有35个重点专栏和10幅示意图,近9万字。

新闻发布会现场。

构筑“一核一圈一廊”空间布局

根据《纲要》,到年,株洲市将努力实现经济发展质量明显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改革开放迈出重大步伐、区域发展形成新的格局、社会文明程度全面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民生福祉达到更高水平、市域治理效能明显提升等现代化新株洲建设目标。经济总量在全省占比不断增加,经济增速快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力争达到12万元。

《纲要》旗帜鲜明提出了“十四五”力争办好的10件标志性大事,设置了35个专栏将未来五年拟推进的重大工程、行动、计划等以专栏的形式予以细化,形成“目标+任务+专栏+项目”的规划实施机制,并将出台文件把规划《纲要》中的各项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各县市区、各部门。完善规划实施监测评估机制,通过年度监测、中期评估、总结评估等方式,推动规划落地落实。

株洲市积极对接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加强湘赣边区域合作,加快推进长株潭一体化,构筑“一核一圈一廊”的全市域联动空间布局。力争到年,中心城区常住人口达到万人,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平方公里。努力将株洲打造成为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城市、国家创新型城市、国家双循环战略节点城市、国家城乡融合发展幸福城市、中华炎帝文化名城。

其中,“一核”是指中心城区发展核。加快发展以云龙大道为轴的北向增长极,以东城大道为轴的东向增长极,以湘江为轴的南向增长极。“一圈”是指株醴都市圈,布局建设株醴新城,加快推进株醴融城,将醴陵打造成为株醴都市圈的“副城”。“一廊”是指醴炎县域经济发展走廊,将攸县打造为市域副中心城市,茶陵打造为湘赣边界中心县,炎陵打造为湘赣边区域旅游中心。

实施千亿产业集群培育计划

未来五年,株洲市将聚焦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围绕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大力实施产业基础再造、产业链供应链提升、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质量品牌提升、数字经济赋能、军民融合发展、园区提质升级等“制造强市七大工程”,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加快建设制造强市、质量强市、数字株洲,勇当湖南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的引领者。

力争到年,轨道交通产业集群规模突破亿元,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航空产业集群规模突破亿元,打造全国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规模达到亿元,打造以长株潭城市群为核心的国家级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力争到年,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规模超过亿元,争创国家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融合创新示范园;新材料产业集群规模达到亿元以上,建成全国有影响力的新材料产业基地;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集群规模达到亿元;培育壮大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新型功能玻璃产业。

力争到年,陶瓷产业实现集群规模超过亿元,建设全国重要的陶瓷集散地和知名的陶瓷产业生态圈;服饰产业集群规模达到亿元,积极探索“服饰+互联网+门店+客户+物流+金融”等发展模式。

全面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

《纲要》还重点聚焦民生领域。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十四五”时期,将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重点解决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全面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强化就业、教育、健康等社会事业的保障,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就业方面,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减少结构性失业,控制失业率,加强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的就业创业引导、培训、援助和兜底等服务,稳定就业总量,改善就业结构,提升就业质量,保障劳动者待遇和权益,推动“业有所就”向“业有乐就”升级。

在教育方面,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提升基础教育、打造一流职业教育、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加强教育发展保障,实施教育强市八大工程,提出普惠园在园幼儿占比巩固在85%以上,打造60所“株洲市最美村小”,建立50对城乡姊妹学校,遴选名教师到乡村支教,力争新增2所本科院校和3所高职院校,建设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等发展目标,推动“学有所教”向“学有优教”升级。

在健康方面,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推动“病有所医”向“病有良医”升级,建设更加普惠更高水平的“健康株洲”。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能力建设,打造省内一流市级疾控中心,实现县级疾控中心全面达标。完善医疗服务体系,打造区域医疗高地,力争部分学科或专科建成国家医学和国家区域医疗副中心,实现远程医疗建设、基层卫生健康服务网络建设、互联网+医疗健康建设、家庭医生团队建设“四个同步”。促进中医药传承与发展,实施中医药服务体系和能力提升工程,到年,医院%达到二级甲等标准。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创建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城市。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480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