攸县

踔厉奋发启新程非凡十年株洲市发展

发布时间:2022/11/24 0:10:10   

年全市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召开。

红网时刻新闻10月24日讯(通讯员莫立丰彭婷)岁月年轮,十年一记;泱泱株洲,已然巨变。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发展改革委全面贯彻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当好参政设谋“智囊团”、抢当争资引项“主攻手”、扭住项目建设“牛鼻子”、下好产业转型“先手棋”、奏响区域发展“协奏曲”、擦亮改革创新“金招牌”……留下了一串串坚实的足迹。

透过十年发展改革之为,窥见高质量发展株洲之变:这十年来,株洲从传统老工业城市向制造名城、幸福株洲蜕变,综合实力大幅提升,生产总值先后跨过亿元、亿元台阶,达到了亿元。同时,连续获评全国10个工业稳增长和转型升级明显的市州,先进制造业实力首次跻身全国50强、位居第42位,走出了一条昂扬向上的“株洲之路”。

当好参政设谋“智囊团”

9月30日,市“三高”指挥部市场主体培育组召开案例大讨论会议,思考如何更好推动返乡创业工作。今年,株洲市开展市场主体培育年活动,市发展改革委作为牵头部门之一,牵头起草《关于加快培育壮大市场主体的实施意见》,带头实施市场主体培育“”体系,积极开展“发改干部讲政策”活动……

9月27日,市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刘海宾带队专程赴成都,与三峡建工集团就攸县抽水蓄能项目达成重要共识。今年,市发展改革委作为牵头服务部门,全力推进大唐华银株洲扩能升级改造项目、攸县和炎陵抽水蓄能等重大能源项目进度。目前,大唐华银株洲扩能升级改造项目、炎陵抽水蓄能项目均已开工建设,攸县抽水蓄能项目也进展迅速。

两项重点工作,聚焦一个“谋”字。近年来,市发展改革委充分发挥抓宏观、抓政策、抓综合的职能优势,重点在“谋”字上下狠功夫,坚持想大事、务大局,积极主动谋发展。

谋形势。密切跟踪经济运行走势,每年发布经济运行分析报告、经济政策信息动态等百余期。紧跟国省政策开展重大课题研究,近五年开展课题研究60余项,其中清水塘老工业区转型升级研究以专报形式上报国家发展改革委,新形势下政府投融资创新研究为平台公司提供了借鉴模式。

谋规划。牵头完成“十四五”规划编制发布,形成“1+50+10”规划体系,在库项目余个,总投资约2.5万亿元。组织编制了“十四五”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新经济等6个专项规划。

谋政策。围绕投融资体制改革,出台并适时修订政府投资管理办法、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管理办法。及时出台“稳经济42条”“帮扶企业渡难关10条”“抗疫情促消费12条”“促进夜间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政策,有力促进经济稳中向好。

谋布局。对接国省重大战略、重大工程,主动谋划重大项目布局和产业发展。加快实施攸县、炎陵抽水蓄能等重大能源项目,夯实能源保障基础;谋划推进田心片区整体提质改造和轨道交通装备检测试验认证基地等项目,提升轨道交通产业配套服务能力;编制发布《株洲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年)》,及时布局新兴战略产业。

抢当争资引项“主攻手”

今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民政部和国家卫健委联合下文,公布了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重点联系城市名单,株洲市成功登上名单,成为获批城市之一。

近年来,株洲市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的通知》等文件精神,稳步推进社会服务设施兜底线工程各项举措,成功实施国省城企联动普惠养老专项行动,以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资金项目为依托,积极打造株洲特色养老产业,积累了品牌和经验,成绩获上级部门充分肯定。

这背后,离不开市发展改革委“争”的担当和作为。近年来,市发展改革委坚持把争取上级资金、重大平台、重大试点作为抢抓发展机遇的第一要务,努力冲锋在服务经济发展的第一线,做好高质量发展的株洲“争”字文章。

争资金,就是争发展资源。近五年,市发展改革委累计争取国省预算内资金、政府专项债券、企业债券近亿元。年,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民间投资加快发展获国务院第四次大督查表扬,年度企业债券发行获国务院真抓实干表彰激励、固定资产投资获省政府真抓实干通报表扬。

争平台,就是争发展潜力。“十三五”时期,株洲市累计获批发改系统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8家、省级科技创新平台41家。年,株洲高新区获批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株洲经开区获批省级“双创”示范基地。积极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株洲段)建设,醴陵、攸县、茶陵、炎陵等4县(市)全部纳入省级方案拓展区。

争试点,就是争发展机遇。如,成功入围全国首批21个社会足球场地设施建设重点推进城市,完成46片社会足球场地设施建设;长株潭城市群获批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向国家推送了一批产教融合项目;攸县高新区入选全国第二批园区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试点;醴陵五彩陶瓷小镇获批全省首批十大工业特色小镇,醴陵五彩陶瓷小镇创新便企政务服务模式作为全省唯一典型,获国家发展改革委推介。芦淞白关服饰小镇、芦淞航空小镇陆续获批省特色工业小镇;株洲高新区和中车株洲所入围全国“两业”融合发展试点,中车株机、华联瓷业等5家企业入选省级“两业”融合试点企业。

扭住项目建设“牛鼻子”

9月28日,大唐华银株洲扩能升级改造项目开工,总投资约80亿元;9月26日,三一智慧钢铁城一标段项目交付,20家企业首批入驻;9月21日,炎陵县抽水蓄能电站等个项目开工,涵盖高端装备、新型材料等多个领域……

在全体株洲发展改革人看来,没有什么比塔吊高耸林立更能传递发展的信心,没有什么比项目接踵落地更能激发经济的活力。建好项目、繁荣产业、扩大就业、凝聚人心,株洲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就能愈发牢固。

如何扭住重点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党的十八大以来,株洲市持续开展“项目攻坚年”“产业项目建设年”等活动,通过大抓项目、抓大项目,以项目建设牵引有效投资,以有效投资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力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各环节全面提速增效,为大力实施“三高四新”战略、加快建设现代化新株洲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市发展改革委的统筹推动下,三一株洲基地、北斗产业园等一批调结构、增优势的产业项目相继开工建设;大小田心城市更新、清水塘大桥、株洲火车站改扩建工程一批提品位、扩影响的基础设施项目快速推进;长郡中学、九郎山森林公园景区生态治理工程等一批补短板、惠民生的项目相继落成。

至年,株洲市连续5年省重点项目建设工作在全省考核中获评优秀;年“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获省政府真抓实干表扬激励。年疫情期间,率先在全省实行“双定双包”“一单四制”等复工复产创新举措,经验做法获中办、国办复工复产调研组肯定,在全国层面推介。近3年,株洲市重点项目年均开工近个,年均竣工超个。

今年,株洲市打造强化“三个高地”指挥部统揽,以超常规举措狠抓重点项目建设,全力培育制造名城、建设幸福株洲。市发展改革委更是主动担当作为,积极牵头推进,争分夺秒抢时间、赶进度,全力推动项目建设提速增效。

下好产业转型“先手棋”

步入清水塘片区,青山绿水之间,厂房林立,机械轰鸣。

三一能源装备产业园与区域研发中心项目是其中最靓丽的风景线之一。作为清水塘新城重大产业项目导入的开篇之作,三一能源装备产业园与区域研发中心项目填补了湖南能源装备空白,一个百亿元级规模的产业基地正在这里拔节。

落子生根,硕果可期。这是株洲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播下的又一颗“金种子”,也是市发展改革委推动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落下的又一子“好棋”。

“以壮士断腕的勇气,果断淘汰那些高污染、高排放的产业和企业,为新兴产业发展腾出空间。”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也是株洲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

很多人都还记得这个画面:年12月30日11时38分,株冶集团铅厂厂长廖舟双眼含泪,冲着对讲机喊道:“我宣布,基夫塞特炉正式退出生产。”至此,清水塘片区最后一个运行中的企业熄火关停。热闹了60多年的老工业区、家企业归于平静,每年多亿元产值清零。

这是株洲市不断修正航向、向转型升级进发的缩影之一。“湘江清水塘段水质由Ⅲ类提升到Ⅱ类,老工业区退出重金属污染重点防控区,对湘江中下游水源水质的直接影响基本消除,城区空气质量明显好转。”今年7月,《人民日报》刊文报道清水塘老工业区通过产业升级改造发生“蝶变”,点赞清水塘又“清”了。

清零再出发,制造强市阔步向制造名城迈进,三个“第一”窥见株洲新实力:

先进轨道交通装备通过国家集群建设项目验收,中小航空发动机在国家集群初赛中以分包第一名的成绩胜出,国、省级集群培育数量居全省第一;株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58家,位居中西部非省会城市第一;重点“小巨人”名单独占25席,按照每亿元GDP对应的重点“小巨人”数量计算,株洲的单位密度是当之无愧的全国第一。

捷报频传,喜讯不断。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破釜沉舟”“刮骨疗毒”的株洲作为,为全国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提供了成功的“株洲经验”——年,株洲市获批全国首批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年、年,又连续两年获得国家转型升级示范区优秀评价;年,株洲市老工业城市调整改造获国务院真抓实干通报表彰,年,又入围全国20个“十四五”时期重点支持的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年,获批全国老工业城市重点联系城市。

奏响区域发展“协奏曲”

长株潭一体化发展、湘赣边区域合作上升为国家战略,株洲如何奏好“协奏曲”?

今年5月,市发展改革委与市农发行组织召开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暨长株潭都市圈建设项目融资政策培训会,邀请省农发行专家来株授课。随后,又召开产业项目案例大讨论会议,讨论“湘赣边老区振兴发展示范建设项目策划”思路,为湘赣边项目策划献计献策。

跳出“一域”着眼“全局”,市发展改革委努力为区域协调发展这盘大棋担当作为、贡献力量。拥抱长株潭一体化,株洲主动靠拢长沙、对接湘潭。目前,长株潭一体化紧扣规划对接、产业协同、交通互联等重点,已有40多项合作实事得到有力实施。

如今,长株潭三市基本实现“半小时交通圈”,“十四五”期间还将加快建设渝长厦高铁、武广高铁直通线工程,“轨道上的长株潭”正款款而来。依托轨道交通装备、中小航空发动机、先进硬质材料等领域形成的产业优势,加大与长沙、湘潭产业协同。

同时,三市在政务服务、医保联网、教育资源合作共享等方面也取得较大突破:新生儿上户和身份证异地受理挂失申报、丢失招领等实现一体化通办,城镇职工医保实际缴费年限和视同缴费年限实现互认,长株潭公共图书馆联盟服务“一卡通”面向三市市民发行……

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中,株洲同样充分发挥好“主战场”作用。成功打造韶山至井冈山红色文化走廊和全国首条红色旅游铁路专线,莲株高速、东城大道、东富大道等建成通车,80多项高频事项实现“跨省通办”,两地并肩迈入发展快车道。

推动产业由“单打独斗”转向“抱团发展”:醴陵东富工业园与萍乡电瓷产业园合作,携手打造世界级电瓷产业园;炎陵高新区与江西省莲花工业园签订协议,共同打造湘赣边区域产业升级合作示范工厂;醴陵、上栗等县市签订协作协议,助推烟花产业融合发展……

三市合力,“老表”齐心,株洲在区域协调发展的舞台上正风生水起。

擦亮改革创新“金招牌”

10月8日,中国航发湖南动力机械研究所科研设计仿真中心收到了相关部门送来的《联合验收合格证》《竣工验收备案表》和《房屋不动产权证书》。该项目历时3年建设,于今年9月进入竣工验收阶段,仅用3个工作日就实现“竣工即交证”。

改革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近年来,市发展改革委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突出把具有牵引作用的改革牢牢抓在手上,一批具有牵引作用的标志性、关键性的改革措施相继推出,不断擦亮改革创新的株洲“金招牌”。

目前,株洲市公共资源交易、行政审批体制、价格市场化、信用体系建设等改革成效明显。建设工程领域“多测合一”改革经验在全国推介,新建楼盘“交房即交证”、工业项目“拿地即开工”“信易贷”等经验在全省推广,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例如,为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株洲市对用地报批、国有建设用地出让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等事务性审批流程逐项进行梳理优化,在办事材料、办理时限、办理环节上再做减法,一般项目用地报批时间从个工作日压缩至80个工作日以内,省市重点项目压缩至60个工作日以内,为项目建设节约了大量时间。

为推动信用体系建设,在第十五个“信用记录关爱日”之际,启动主题为“诚信建设株洲行”的诚信体系建设宣传活动。目前,株洲市先后出台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实施意见、联合奖惩实施意见等多个顶层设计文件,信用体系制度框架基本搭建,将信用核查和联合奖惩嵌入全市行政审批业务办理系统,实现逢办必查。

一桩桩民生“小事”,也一次次成为改革发力点,一步步提升民生温度。

例如,株洲市出台实施“促就业稳就业25条”“保居民就业15条”政策措施,“文明校园”创建、学生营养改善、统筹城乡义务教育发展等创新经验在全国推介,获批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城市、全国智慧健康养老示范基地,医院改革连续两年获国务院通报表扬,创造医改“株洲模式”。

奋斗者的脚步永不停歇。当时针指向下一个十年,高质量发展行进到关键时间点,株洲发展改革人以实干之姿踔厉奋发、勇毅前行,踏上新的筑梦之旅,在努力培育制造名城、建设幸福株洲中,在服务全省、全国发展的大局中,奋力奏响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株洲新乐章。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257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