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攸县 >> 攸县美食 >> 打安福,红5军纵队长牺牲,11个大队长9
作者:太史小生
在茨坪,彭德怀、滕代远会见了王佐、何长工等。王佐的特务营没有什么损失。井冈山区群众被敌摧残得很厉害,湘赣两省白军在占领时,特别在撤退时,进行了彻底破坏,烧光、抢光,屠杀也很惨;疟疾普遍流行,无药医治;生活必需品极缺。
时井冈山人口已不到人,彭德怀下令拨了块银元救济老百姓。当地群众见了红5军,想起白军烧杀抢掠的日子,无不热泪盈眶,拉着指战员的手,感触万千。
一、朱昌偕为书记的临时特委领导下,组建了边界的红军独立第1团
彭德怀、滕代远到碧市会见陈正人等及边区各方面的干部,对情况进行了了解。通过了解,彭德怀得知永新是边区比较先进一些的县,还保存一个比较完好的区,其他区有的搞垮了,有的转入地下。莲花、宁冈大体都差不多,有坚持零星公开活动的,也有转人地下活动的。被国民党军捉去的一些革命群众和基层干部,大都关在酃县和汝城。县级和区级除少数叛变者外,大多数也还保存。
彭德怀、滕代远了解到李灿、张纯清部也还存在,所属部队伤亡二十余人,无其他大的损失。守八面山的彭包才大队在国民党军攻破八面山时,从险坡绝壁转入敌后,因队长、党代表是祁阳、宝庆一带人,便冒险脱离边区带队伍回本乡去打游击,进至衡阳以东地区时,被国民党军包围消灭了。
湘赣边界特委在随红5军撤退时于遂川被冲散,事实上已不能工作。年2月,边特常委巡视员宛希先于2月下旬在九陇山召集了永新、宁冈、茶陵三县县委联席会,会上产生了以朱昌偕为书记的临时特委。
后来,与原特委副书记陈正人,书记邓乾元联络上后,立即恢复了原特委工作,积极深入地宣传,发动群众和组织群众,加紧领导群众工作与日常的经济和政治斗争,并组建了边界的红军独立第1团,在特委的领导下,经过艰苦奋斗,终于先后收复了井冈山、九陇山两个军事根据地。但是,这时的边界工作,仍然存在着极大困难。
国民党军叶祺部之门炳岳旅依旧留守原防,因之,茶陵、酃县、攸县的工作仍为敌人所注意,各级党的组织没有得到发展的机会。江西的统治者依然加紧筹划对边界革命势力的反攻。在军事上,由于红5军的离去,边界没有正规红军,只有地方武装,力量很弱,也使地方党的各级组织难以发展。
彭德怀、滕代远了解了方方面面的情况后,认为蒋桂矛盾已扩大到湘桂矛盾,这对湘赣和湘鄂赣两个苏维埃边区的发展都极为有利,两人均认为湘赣边区具体困难也只有从发展中逐步解决。军队与地方要开一次联席会议来统一认识和行动,彭德怀和滕代远商量一致后,即以红5军党代表和军委名义提出开联席会议,讨论如何恢复边区工作。
二、湘赣边界特委在宁冈古城召开了第四次执委扩大会议决定,红军独立第1团编入红5军,为第6纵队
5月10日,湘赣边界特委在宁冈古城召开了第四次执委扩大会议。参加会议的有邓乾元、朱昌偕、宛希先、刘珍、陈正人、龙超清、谭思聪、王怀等特委委员,各县委负责人及红5军领导人彭德怀、滕代远等数十人,特委书记邓乾元主持了会议。
会议全面分析了边界政治、军事、土地问题及特委本身的工作,根据红4军前委4月13日来信的指示精神,扩大会制订了游击工作大纲,划分了新的游击区域,重新安排了根据地的各项工作。
会议还决定将不久前组建的地方武装红军独立第1团编入红5军,为第6纵队。
在大会举行期间,赣军金汉鼎的两团人,形成剪刀式向红5军驻地古城进击,鉴于敌情不明和部队力量弱、战斗力不强等原因,红5军向大陇退却,不期到达大陇后,赣军即进茅坪,于是红5军又移至八面山下的井水背村,彭、滕等一面观察敌情,一面继续开会。
会议还决定,红5军和王佐部共同行动,攻占酃县、桂东等县,消灭民团,救出在狱革命群众和干部,筹款和征集必需物资。
会后,彭德怀、滕代远带领红5军,由湘赣边界进入湘南地区,先后攻克了桂东、汝城等县,营救了被国民党关押的大批工农群众。在经过湘南桂阳时,收编了一支红4军留下的游击队。在湘南,红5军还积极开展群众工作,大力宣传党的政策,帮助各地恢复了十来个工会、农会等组织。
由于红军的失败和敌人的猖狂,湘南各地的群众斗争情绪极为低落。经过红5军按照党的“六大”路线的宣传教育和实际斗争的影响,湘南广大群众的革命积极性又慢慢高涨起来。尔后,彭德怀、滕代远又率红5军进入粤北地区,攻占了广东境内之城口。城口是广东省向湘东南出口之小商埠,有三四百户,在城口缴获步枪数十支,子弹3万余发,筹款约3万余元。
彭德怀打听到南雄无正规守军,遂又夺取了南雄,并占领了五天。在城口与南雄买了大批药品及盐、布,特别是奎宁(治疟疾特效)和阿德林。在南雄的福音堂孔圣庙前,分别召开了群众大会,会议由中共地下党组织南雄县委委员周群标主持,彭德怀、滕代远均讲了话。
在粤北活动时,红5军将“六大”的决议案翻印发给各地党组织,还和他们一起进行认真地学习、讨论。粤北地区党的组织已和上级党组织失去联系达半年之久,瞿秋白的“左”倾盲动主义影响还没有消除。
滕代远和当地党组织的负责人一起学习,帮他们纠正盲动主义的错误行动,提高认识。红5军在粤北活动期间,对所筹款项物资和缴获的枪支弹药,彭德怀下令与王佐部队平分,并给王佐部以优厚分配,王佐对此很满意。
红5军在湘南、粤北活动期间,又发生了军阀战争,江西国民党军队陆续集中到赣南,造成赣西、赣东兵力的空虚,趁此机会,湘赣特委领导边界人民重整旗鼓,部分地收复了失地。
三、安福战斗后,红5军在宁冈又进行了一次整编,将第5、第6纵队合编为第6纵队
6月下旬,红5军与王佐部由彭德怀、滕代远率领,由粤北经大庚、南康、上犹、崇义各县,返回湘赣边界。尔后,又在特委领导下,先后攻克遂川、宁冈等地,在军事上获得了重大的胜利。之后,部队在莲花、永新、宁冈三县交界处进行休整,编为二个纵队,九个大队,每纵队下辖四个大队,纵队长是李灿和贺国中,党代表是刘宗义和彭遨,军直辖特务大队。
几天后,湘赣边界特委召集联席会议。此次会议有特委、永新县委和红5军军委的彭德怀和滕代远等人参加。特委书记邓乾元在会上提出红5军应根据向外发展的方针,夺取安福,并说该城只有一个营,兵力薄弱。
彭德怀反对进攻安福,他说:“吉安有敌一个师部和一个旅,永新、莲花县城各一旅两个团;安福城虽小,城墙高且坚固,不易攻克,守兵一个营不一定确实,且有民团,我攻城时,敌必从永新、莲花、吉安三面来援;我力量小,攻城即无力打援,可能陷入被动,对现在有利局势不利。城北侧溪河,水深流急,下雨即不能徒涉,即使攻克了安福城,也不能巩固。”
邓乾元说:“我们打安福城时,敌必放弃永新、莲花向吉安撤退。”
彭德怀说:“敌援安福,三面夹攻我军是肯定的,如果我们不消灭敌人相当的兵力,敌不会放弃莲、永两城。我们应向遂川、泰和方向发展,或者向酃县、茶陵方面发展,这两方面都没有敌军主力。赣州只有刘士毅五个营,另一个营在于都被消灭。蒋桂矛盾很大,何键拥蒋牵动了湘军援蒋打桂,而茶陵、酃县固无守军,安仁、攸县、醴陵守敌亦不多。”
但是,与会者都赞成打安福,虽然彭德怀不同意,他也只好以少数服从多数,同意了大家的意见。
安福位于江西省西部,赣江支流沪水上游。汉置安成县,唐改安福县。
7月中旬的一天,红5军进攻安福。安福守军派了一个营在城南三十里城南与严田之间的迎宾桥迎击红5军,并先于红军占领了小高地,双方一接火,敌人即向安福逃窜。红5军追至安福城边,发现守城国民党军有一个团还多,而且是严阵以待。
彭德怀知守军是诱红军攻坚的,而且也得知莲花、永新之敌将要攻红5军后背,当即下令红5军人马向来路撤退30里,在严田和安福间造饭。吃罢饭后已夜半,彭德怀拟在拂晓前向来路撤回苏区,避免遭莲花、永新敌军夹击。
拂晓前红5军人马出发,彭德怀随黄云桥大队长走在前面,行不到一里,即遇到预先埋伏的敌军,枪声骤响,永新、莲花、安福三路敌军同时向红5军猛烈射击。行在前边的黄云桥指挥大队勇猛冲人敌阵,彭德怀也指挥后续部队,英勇反击,经过血战,红5军突出国民党军的三面包围,退回到永新根据地。
这一仗,红5军伤亡多人,纵队长贺国中阵亡,李灿负伤,参谋长刘之志阵亡。11个大队长9个负伤。彭德怀对左右说:“敌军行动如此迅速,部署如此周密,出人意外,如果不是预先知道我军的行动,是难以设想的,我怀疑有内奸。”
安福战斗后,红5军在宁冈又进行了一次整编,由邓萍任红5军参谋长,将第5、第6纵队合编为第6纵队,仍以王佐为司令官、滕代远兼政治部主任,下辖两个支队,由李灿、郭炳生分任支队长,何长工、张纯清分任党代表。
红5军指战员在整编的同时,也总结了安福战斗失利的教训。
四、红5军的第4、第6两纵队半小时全部歼灭赣军
红5军的第4、第6两纵队集结永新、宁冈、莲花边界—也就算是苏区中心区,休整了一个月。8月初,赣军金汉鼎部第69团,第70团及工兵营“进剿”边界,8月6日,赣军以两个团的兵力向红5军进攻。第一线三个营齐头并进,一路经永新、一路经莲花,向红5军休整地夹击,第二线两个营为策应。
彭德怀指挥红5军人马从赣军间隙中进至潞口砂(莲花县城东约40里)潜伏,待赣军主力进占莲花时,红5军乘赣军之不意,袭击赣军之后尾。当晚赣军之尾后一个营和瑙重进至潞口砂宿营,红5军又已在赣军前进路侧预先埋伏,乘赣军集合出发时,猛烈射击。
赣军大乱,红5军指战员猛烈冲杀,半小时全部歼灭该敌。赣军轴重全被红军缴获,由于当时群众因赣军进攻,无人搬运,只好尽量埋藏。接着,红5军人马迅速北进,攻占宜春、分宜,消灭了地主武装,后又攻克万载,先威胁樟树,进一步威胁南昌,迫使进攻湘赣边之赣军放弃了永新、莲花两城,乘夜退回吉安。这样,湘赣边界苏区连宁冈在内,有了二个完整的县。
这时,彭德怀、滕代远接到湘鄂赣边特委彭清泉(即潘心源)的来信,信中要求红5军北上,返回平江、浏阳、修水,商讨建立以罗霄山脉中段为中心的南北连成一片的革命根据地的问题。彭、滕接到信后,当即召开会议进行研究,认为红5军若向茶陵、酃县进发,有强敌在前,难免一场硬仗,显然不利,而返回湘鄂赣,有利于红5军和地方红色政权的发展。
红5军自上井冈山后,即与湖南省委失去了联系。北上之后,既可同湖南省委接头,也可与留在平江、浏阳、修水一带的黄公略部会合。决议之后,遂留下了王佐部队守井冈山,彭德怀、滕代远即率红5军从永新出发,经莲花,于8月11日进入萍乡境内,继而又攻占万载,乘胜达到铜鼓,回到了离开一年多的湘鄂赣苏区。
红5军一进入湘鄂赣苏区,即受到了苏区人民的热烈欢迎。在平江的黄金洞桐木桥地区,彭德怀、滕代远与坚持湘鄂赣游击战争的第2纵队黄公略人马会合,彭黄两部官兵也都格外高兴,热烈庆祝这一年多的分别,大有如隔三秋之感。
作者简介:太史小生,历史领域爱好者,特别是热衷于党史、军史的阅读与写作。一直希望更清晰地去回望历史,更理性地看待历史,更流畅地书写历史。
欢迎广大历史爱好者斧正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