攸县

攸县人口超80万,建县历史超年

发布时间:2022/7/16 13:07:57   
湖南省,地处中国中部、长江中游,和湖北省相对应,湖南省因大部分区域处于洞庭湖以南而得名“湖南”,因省内最大河流湘江流贯全境而简称“湘”,省会驻长沙市。湖南省东临江西,西接重庆、贵州,南毗广东、广西,北与湖北相连。截至年7月,湖南省下辖13个地级市,1个自治州。包含了36个市辖区、18个县级市、61个县、7个自治县。其中,就攸县来说,人口超80万,为湖南省株洲市辖县,位于湖南省东南部,罗霄山脉中段武功山西端。东邻江西萍乡市、莲花县,西连株洲市渌口区、衡东县;南达茶陵县、安仁县,北接醴陵市。攸县交通便利,境内主要铁路有吉衡铁路、醴茶铁路等,素有“衡之径庭、潭之门户”之称。在历史上,攸县这一建制始于西汉初期,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了。

首先,攸县隶属于湖南省株洲市。对于攸县来说,东、西两面群山环绕,丘陵相嵌;中部成岗地、平原。海拔最高.9米,最低69米。东部由太和仙、婆婆岩等中山构成丛迭山群,地势自东向西中山向低山、丘陵递降;西部,明月峰和严仙岭绵亘西陲,地势自西向东由低山向丘陵、岗地递降;中部,攸水、沙河向南、北分流,地势低平。东、西两面形成两个相向的倾斜面。境内四季分明,雨水充足,土壤肥沃,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常绿阔叶林带,年平均气温17.8℃,无霜期天,年降水量mm左右。就攸县的历史来说,早在新石器时代初期就有人类繁衍生息。

春秋时期,该地区属楚国的疆域。到了战国时期,今湖南省攸县一带属楚国黔中郡。公元前年,秦始皇嬴政建立了秦朝。在郡县制下,今株洲市攸县一带属长沙郡阴山县。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年),置长沙国。攸县、容陵均属长沙国,攸县之名第一次出现于史籍。阴山县属桂阳郡。由此,攸县这一建制始于西汉初期,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了。元光六年(前年),封长沙定王子刘福为容陵侯。元朔四年(前年)封长沙定王子刘则为攸舆侯。东汉建立后,攸县、容陵均属荆州长沙郡。长沙郡辖攸县等十一县。建安年间,荆州牧刘表的中郎将黄忠曾与刘磐共守长沙、攸县。攸县、容陵皆属吴,吴将容陵县改为阴山县。三国吴太平三年(年),分长沙东部为湘东郡,西部为衡阳郡,阴山改属湘东郡,攸县隶湘东。

晋太康元年(年),西晋消灭东吴之后,设立长沙郡,属荆州,领攸、蒲圻十县。南朝梁(~年)始迁县治于攸江之上。南朝陈(~年)壬申,湘州刺史王琳袭据湘州。辛巳()湘州降,罢罗州,改攸县曰攸水,隶湘州。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后,攸水、阴山、茶陵、建宁(今株洲)四县并入湘潭县,属衡山郡。唐朝建立后,废湘潭县,置南云州。攸水县分置为安乐、新兴两县,与阴山县、建宁、茶陵均属南云州,州治设攸水县治,唐朝贞观元年(年),废南云州,将攸五县合并为攸县,属衡州衡阳郡。宋至道三年(年),以潭州属荆湖南路,领长沙、攸、醴十一县。元朝这一历史阶段,将攸县升为攸州,属天临路。

最后,明朝洪武二年(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后,改攸州为攸县,属长沙府。清朝建立后,攸县依然隶属于长沙府。到了年,攸县隶属于湘江道。年,攸县直属于湖南省。年7月,攸县改属株洲市。如今,攸县隶属于湖南省株洲市。截至年底,攸县下辖13个镇,即:鸾山镇、皇图岭镇、丫江桥镇、酒埠江镇、渌田镇、石羊塘镇、桃水镇、黄丰桥镇、网岭镇、新市镇、莲塘坳镇、菜花坪镇、宁家坪镇;4个街道,即:江桥街道、联星街道、谭桥街道和春联街道。在此基础上,攸县总面积达平方公里,总人口约为81.72万人。对此,你怎么看呢?

来源:网易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894.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