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攸县 >> 攸县新闻 >> 太平军进攻长沙清军为什么会做出让城隍守城
年,太平军从广西境内窜入湖南,攻下道州城后招兵买马,设立道州大营,略微休整后从道州出发进攻郴州。郴州本来长期就有天地会人员活动,闻太平军要来,天地会会众果断深夜攻入城中,烧杀抢掠两日后退出城中。天地会以为自己再也没有能力攻入郴州,不料太平军已到,两路人马遂合二为一,太平军占据郴州。洪秀全杨秀清旋即以郴州为大本营,暂时驻扎休息,同时派西王萧朝贵领前锋部队直取长沙。
萧朝贵分析形势后绕过衡阳,“于是一月之间,连陷蓝山、安仁、攸县、醴陵等处,遂由醴陵小路,绕越衡州(今衡阳),直扑长沙”。9月初,萧朝贵所带领的前锋部队到达长沙城外,列兵城南妙高峰。
清巡抚骆秉章、张亮基等急率队据城死守,湖南提督鲍起豹在城上布置大炮。农历八月初一,正是行香城隍的日子,善化知县王葆生等对是否请城隍到城上镇守进行占卜,结果是大吉,于是“提督鲍起豹升城隍大像置南城楼”。另一种说法是提督鲍起豹听闻城隍灵验,搬出庙中的城隍神像,“置于南门上相与对坐”,祈求保佑。
小佛一直就纳闷了,面对敌军,好好的防守和打仗才是最好的处置方式,鲍起豹身为清朝高阶武将,掌管一省兵力,竟然做出“提督鲍起豹升城隍大像置南城楼”、“置于南门上相与对坐”这样荒诞的事情,实在令人费解。经过几天资料的查找,小佛还真找到原因(我认为对的原因),下面和大家分享分享。
城隍,儒教《周官》八神之一,同时也是中国民间和道教信奉守护城池之神。祭祀城隍神的习惯大概形成于南北朝时期,唐宋时城隍神信仰最盛,宋代则直接上升为国家祀典,元代封城隍为佑圣王。到了明洪武二年,朱元璋下诏“封京都及天下城隍神”,下令全国各府州县建城隍庙。根据资料显示,鲍起豹请的城隍是善化县(长沙城是湖南省、长沙府、长沙县和善化县的治所)城隍,善化县被又被称为定湘王,“长沙府属城隍神,善化最灵。”
既然善化城隍最灵,那么作为护佑百姓的真神,在兵临城下之际,百姓自然拜祭的更多,以祈求平安。清军守卫艰难,太平军围攻日胜,在现实生活中寻找不到庇护的势力时,必然转向虚无,求助神灵,进行精神的解脱。鲍起豹请出城隍可能更多的目的是安抚城中百姓,让百姓看到,长沙府最灵的城隍都在城墙上守护,无需担忧和惊慌,好好一同守城。
后来,太平军撤退,长沙城历经81天战火,终于转危为安。清朝官员认为善化城隍功不可没,遂上书咸丰为城隍请功,咸丰皇帝还真的同意了!“湖南省城……善化县城隍定湘王庙,夙著灵应。上年逆匪滋扰,官民祈祷,屡荷神灵显佑,保障城垣……著礼部议加广济李真人暨善化县城隍神封号”。
参考资料:罗尔纲、王庆成,《太平天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