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攸县 >> 攸县风景 >> 攸县探索引领农业大县新型城镇化发展华声
华声在线10月16日讯(通讯员苏浩)攸县是湖南的农业大县,属省际边界区域,区位和交通相较于省内其他经济强县处于劣势。自年入选全省第一批新型城镇化试点县以来,攸县始终坚持新发展理念,立足基本县情,加快转型创新,着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持续丰富城乡同治攸县经验新内涵,走出了一条传统农业大县的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新道路。年6月,攸县成功入选为全国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县。
从试点到示范,五年来,攸县积极抢抓新型城镇化“试验田”的有利契机,通过采取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强化产城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通、突出特色城镇建设、创新城镇经营管理五大举措,让农民“进得来、留得住、过得好”,较好实现了农村转移人口的就近城镇化,县域内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54%提升到60.3%。
一、注重顶层设计,调优城镇空间布局。一是坚持理念引领。始终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紧紧围绕“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稳步提升、城镇化格局更加优化、城市发展模式科学合理、城市生活和谐宜人、城镇化体制机制不断完善”的总体目标,以撤县设市为首要目标,蹄疾步稳地走好绿色、节能、生态、环保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路子,致力打造湘东南区位中心城市,努力让群众在城镇生活得更省心、更安心、更舒心。二是坚持规划先行。按照“城乡规划一张图、基础设施一张网、产业布局一盘棋”的思路,从顶层设计入手,推进多规合一,注重多规融合。完善了县城总体规划(—),并获省政府批准,编制了13个乡镇总体规划和镇域村镇布局规划,实现县域范围城乡规划全覆盖。按照“一城四区、两江四岸”和“一主两副三轴”的框架,着力打造以县城为中心城区,以网岭镇、酒埠江镇两个县域次中心城镇为依托,以G国道的纵向发展轴和沿S(原S)省道的横向发展轴以及沿网酒公路的发展轴为延伸的现代城镇发展体系。三是坚持建管并重。制定《攸县农村村民建房管理办法》《攸县县城规划区内私人建房建设管理办法》和《攸县县城规划区内安置区建设管理办法》,建立健全村庄规划建设管理行政许可制度,城镇规划建设逐步走向规范化。健全以“乡镇为主、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组建拆违控违工作管理办公室,成立拆违控违执法大队,全力开展拆违控违攻坚行动,确保规划设计不落空、执行落实不走样。年以来,共拆除违法建筑达到80.2万平米,全县各类违法建设行为得到有效管控遏制。
二、注重产城融合,增强城镇综合实力。一是着力工业集群发展。持续深入开展“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大力推进省级高新区建设,着力培育新材料、新能源、新制造等重点工业产业,突出抓好高分子新材料产业链条的招引和建设,逐步形成了成熟的上下游产业链工业体系。截至目前,攸县引进重大产业项目达到81个,规模工业企业达到家。二是着力农业品牌发展。以乡村振兴为主抓手,瞄准农业品牌特色发展的现代化进程,依托攸县豆腐、麻鸭、米粉、茶油等四个国家地理标志,深度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园,扩展延伸农业产业全链条,着力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着力打造了一条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同时,加快培育特色小城镇,网岭镇、酒埠江镇等中心镇建设稳步推进,皇图岭镇成功晋升为国家特色小镇。三是着力商贸多元发展。突出以商活城,增强城镇人气,切实抓好各类专业市场的开发和培育,形成了湘东大市场、家居城、汽贸城、望云国际广场和城乡驿站、“e品攸州”农村电商平台等覆盖城乡辐射周边的市场体系。截至目前,全县新增各类市场主体达到户。四是着力旅游全域发展。酒埠江生态新镇综合开发累计完成投资达到12.5亿元,国家4A景区成功复牌,成功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顺利入选湘赣边红色文化旅游共同体。通过搭建多层次、宽领域、广覆盖的深度融合,实现了一二三产业发展与城镇化建设的良性互动,“以产促城、以城兴产”,产城相融呈现新的生机与活力。
三、注重共建共享,畅通城乡要素流通。一是推进基础设施一体化。以“两江四岸、一城四区”以及中心镇建设为主体框架,推进绿化亮化提质改造,抓好乡镇污水处理厂、农村公路提质、电网改造、农田水利建设,基本形成了城乡衔接的公共交通、供水供电、宽带信息网络。新新建供水管网.7公里,新建城市燃气管网77.8公里,城市燃气普及率达98%,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93%,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33.6平方公里;投入1.5亿元实施特色小城镇建设项目54个,完成农村公路提质改造公里,网酒公路全线贯通,国家园林县城正式授牌,“城市双修”“农村双改”工作获得省级奖励。二是推进公共服务一体化。全力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全面实现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全覆盖。累计改扩建学校所,城区“大班额”现象全面消除;提质改造乡镇卫生院25所,实现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拆除破败空心房栋,完成土坯房改造户,整治“四类房”.9万平米,改造厕所户;新建“门前三小”个,“门前三小”经验得到中宣部推介和《人民日报》点赞,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升级为全国试点县并在全省做现场发言;累计建成省市美丽乡村示范村23个。三是推进就业创业一体化。出台支持创新创业政策,建立返乡就业创业产业园,加快推进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建设,将城镇就业再就业援助政策向农民延伸,促进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截至目前,累计新增城镇就业人口2.4万多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8万多人,农民工融入城镇、稳就业和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等工作得到人社部和省高度评价。四是推进社会保障一体化。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基本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分别提高到元/月、元/月。加大廉租房、公租房、棚户区和农村危房改造力度,年以来,共完成棚户区改造户,完成农村危房改造2户,实现困难家庭住房保障问题%清零。
四、注重品牌特色,丰富城镇内涵品质。一是突出环境治理。以“七改两创”为抓手,推进生活垃圾电磁热解无害化处理,实现垃圾分类减量和无害化处理,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率95%,成功列为第一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县,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工作获住建部通报表扬,网岭镇罗家坪、酒埠江镇普安桥等5个村“人居环境整治”连片示范区创建工作成效初显。二是突出文化传承。以城镇作为滋养文化的土壤和载体,在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实践中提炼出“攸县精神”,挖掘打造攸女文化、宗教文化、红色文化、诗词文化等一批文化旅游景点,建设了攸州公园、石山书院、文昌阁、洣江风光带等一批文化气息浓厚的群众休闲场所,石羊塘高桥书屋、县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获评全国“双服务”文化建设先进集体。三是突出文明创建。开展全国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创建,打造了“乡村大舞台”等文化品牌,自编自导的现代花鼓戏《一辈传一辈》,登上国家舞台;电影《热土》入选国家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献礼影片;石山书院“攸州大讲堂”荣获全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示范点;夏昭炎教授荣获全国道德模范,为株洲此项殊荣“第一人”。
五、注重改革创新,强化城镇经营管理。一是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全面实施农村居民进城落户“零门槛”,鼓励农民进城就业买房,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扎实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二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机构改革,精简乡镇(街道)数量,推动特大镇扩权赋能,进一步缩减审批事项、优化审批流程,推动行政审批集成化服务和综合行政执法。实施“最多跑一次”改革和“减证便民”行动,公布“最多跑一次”事项项。完善17个镇级便民服务中心,下放事项82项。三是深化城乡土地制度改革。成立县级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评为全省优秀等级,完成土地托管服务面积近5万亩,独创清产核资“七步七快法”作为试点经验被省农业农村厅重点推介。四是深化投融资机制改革。严格执行政府化债要求,完成新一轮平台公司改革,鼓励参与土地开发整理,推动平台公司市场化发展,增强造血功能。整合相关资产资源,提升投融资能力,探索发行政府债券,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公用设施投资经营,形成多元化、可持续的城镇化建设资金筹措格局。目前,已通过PPP模式,共投入资金约22亿元推动了酒埠江生态旅游新镇和乡镇污水处理厂的建设。与此同时,积极做活了土地占补平衡和增减挂钩两篇文章,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全县资金压力,有效推动了一大批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