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攸县 >> 攸县新闻 >> 攸县的老照片,记录攸县发展的点点滴滴,你
攸县档案馆成立于年3月,年晋升为省二级档案馆。目前,该馆馆藏个全宗,有档案、图书、资料12万余卷册,馆内重要档案有清朝、民国时期的契约档案、建国前的谱牒档案、谭震林专题档案、照片档案、民国实物档案等。
攸县于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年前)建县,属长沙国;年8月14日攸县解放,先后归属衡阳、湘潭管辖,年7月攸县改属株洲市管辖。攸县不但历史悠久,而且景色秀美、经济发达。宋代即有“鸾山配凤岭,金水绕银坑”的诗句描述攸县之美景。新中国成立后,县城商铺林立,建筑别具一格。如今这些建筑大都消逝在时光里,被定格在一张张黑白照片中,永久保存在了攸县档案馆。今天,让我们走进攸县档案馆,翻开一本本厚重的相册,去发现攸县旧城的美。
图为年的攸县西街。20世纪50年代的西街是县城最繁华的街道,党政机关、粮库、水运码头、戏院、攸县师范等都在西街。
图为年的攸县北街。50年代的北街是当时建设速度较快的街道,党政机关、政法机关在50年代末相继搬迁到北街,如今的北街已找不到图中的影子。
图为年攸县新戏院。该戏院大楼位于县城西街,是当时县城乃至全县最重要的文化基础设施,是全县乃至湘潭地区较先进的县级剧院。
图为年十字街口棉布店,是当时县城唯一的布匹、纺织品供应商。
图为年北街前的百货大楼,是当时县城唯一的百货供应商,70至80年代末是县百货公司的重要商品批发、零售点。
图为年北街前的新华书店。如今的县新华书店大楼就是在原址拆旧建新的。
图为年以“民办公助”形式修建的西阁码头。上个世纪50年代初期,攸县交通主要依靠水运,当时修建的西阁码头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龙头,在70年代陆上交通逐步取代水上交通后退出历史舞台。
图为解放后攸县建成的第一座粮库。该粮食库坐落在县城西街珍珠巷内,上世纪70年代、80年代为县内粮食重要储备基地。
来源株洲档案